第二十三章 大公司规模限制法案-《迷失在星空》
第(2/3)页
联合技术公司除了纯研究领域,非常看重有较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人才。这种人基本上都具有很强的研发能力,个人专利不少。公司法务部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忙着将研究员的个人专利转到公司名下,其中不乏价值巨大的发明专利。一位叫若罗尼姆的巴西科学家加入生物科技研究院时,让国宝吓了一跳。这家伙手上竟然有四十项专利,评估后的价值比托马斯带过来的技术资料还高。
若罗尼姆在巴西呆着不舒服,他很多的专利都找不到合作伙伴,甚至连同行都不能理解。这家伙在双威市呆了半年,觉得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地点,去年圣诞节时回国挖了巴西很多同类研究所的墙角,威森科技因此接到了法院的传票。公司法务部几乎每天都有新律师加入,以应付越来越复杂的专利体系和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纠纷。
李庄现在很出名,澳洲和华夏的人才争夺战闹得沸沸扬扬,他这个高中只读了一年的家伙因此在科学界家喻户晓,无意中成为公司招揽人才的招牌。联合技术公司的研究员们,很多都是冲着他才加入联合技术公司的。双威市理工类人才的地位极高,研究所所长以上级别的人物,能直接参加公司高层的联席会议。研究院内部也是以高级研究员联席会议自行管理为主,这说明联合技术公司不是纯粹的企业。
以占地一万平公里的威森科技园区为基础设立的威森市,在五月正式得到堪培拉和珀斯方面的承认。珀斯按照去年的协议,免除威森市的土地使用税和相关税费。只要威森科技以后不挪窝,州政府就永不收税。话又说回来,珀斯并没有吃亏,这旮旯以前只有花钱的份,去年财政收入才三千亿澳元的堪培拉更是占足了便宜。联合技术公司扶持本土工农业和旅游业的意图非常明显,相关的技术支持让堪培拉从其他公司身上得到了更多的税收。
技术进步太快会并不是好事,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生产的大规模使用,导致的失业问题很严重,很多人都没饭吃。花旗国通过立法抑制了高级自动化设备的使用范围,但不是所有国家的政府部门能有类似的控制能力。
威森科技在东京协定的框架内已经将民用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设备推向了极致,让联合技术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动化技术及设备提供商,也成了普通公众攻击的主要目标。
李庄的策略很成功,陷入金融危机中的世界被失业问题搅得乱七八糟。对工厂来说,由于订单减少而导致竞争激烈,不得不采用自动化设备,这就替代了部分人工。低技术含量的重复工作被机器所取代,wlfs的自动化设备集群可以轻松完成需要大量人力的工作。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变成了恶性循环,除了工厂主和联合技术公司,政府和普通工人都是失败者。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源出华夏的威森科技已经成为民众深恶痛绝的对象。即便如此,高级人才首选的移民对象仍然是澳洲,目的地便是双威市。来到这里,除了气候方面需要适应外,其他的都跟在华夏工作没有很大的差别,丰厚的薪水更是诱人。威森科技在华夏呆了那么长时间,欧阳坦接触到的高级人才不在少数,只是因为公司规模和政策限制才不得不缩手缩脚,但不意味着毫无准备。
“我发现你在玩阴谋方面很有天赋,安全委员会主任的头衔名副其实。”
“要不让你来做,你这个人事部总监有足够的能力管理安全委员会。”李庄很不喜欢当特务头子。
“哈哈,你那些孩子认识我不?我可没有信心能让他们听话。”欧阳坦很喜欢智脑,不像其他的人那样恐惧。他的原话是,“没有智脑监控,你们的秘密就能保住?以前没有智脑的时候,你们的经历还不是被人挖得底朝天?智脑是个好东西,我喜欢。”
“那算了,要是让你去跟他们沟通,我还真担心你把他们教坏。”智脑是个新生事物,除了创造者,似乎跟其他人的沟通都有些问题。直到现在,世界上真智脑的数量都不到一百台。人工智能界放缓了制造真智脑的步伐,转而大量生产b级以下的伪智能机。
喇叭家族和维姬家族现在的任务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分配过,神经粗大只想方便不考虑后果的管理层成员大把。
七喇叭被欧阳坦要过去管理人事部,八喇叭则被业务部抢走,韩淑梅在能说会道不顾男人尊严的夏元德的口水中败下阵来。李庄随即便被她磨着要更高级的v级智脑,指定要排行第八的。
管理第二人类基因研究所只需要九喇叭,小维姬实际上是基因工程研究院和纳米科技研究院的大管家,十喇叭只是个备份。
智能化的办公网络轻松舒适而安全,将联合技术公司各部门连为一体。人工智能研究院设计的双威市大网络更让生活的便利性提到让外人羡慕的水平,呼吁放宽东京协定限制的声音开始在报纸和网络上出现。
跑来跑去的各类机器人成为很多游客疯狂拍照的目标,“风暴”系列娱乐型机器人在双威游乐场大受欢迎。旅游集团很早就实现了盈利,现在更是赚得盆满钵满。维姬制作的那些小玩具老早销售一空,很多小孩子非常喜欢她做的东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