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篇 关于黄金和货币体系的东东-《迷失在星空》


    第(2/3)页

    [编辑]

    金本位制的形式

    1、金币本位制(),从而建立了一种“国际性金汇兑本位制”(可兑换黄金的美元本位制,是一种间接的金本位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20世纪60年代相继发生了数次黄金抢购风潮,美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先是放弃了黄金固定官价,随后宣布不再承担兑换黄金义务,于是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黯然收场,开始了黄金非货币化改革。

    1976年1月,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的国际货币会议上达成了以浮动汇率合法化、黄金的非货币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牙买加协定》(pensateddollar)计划,这种制度允许对黄金官价进行周期性调整以稳定国家的物价水平,即当物价下降时提高黄金官价,而在物价上升时降低黄金官价;在金融资本国际化大环境中,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公开地以牺牲其它国家的通货稳定来换取本国的物价稳定。

    可见金本位制的可靠性和公正性,实质上取决于居于主导地位的强权国家的立场;在国家内外不可避免的利益冲突下,较之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无体系的体系”),其可靠性和公正性可能更加不堪一击。

    今日世界,仍然存在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重大差异;可以说,一种普遍实行、长期有效、公正合理的金本位制只能是游离现实之外的的美好想象罢了。

    “别把人类钉在黄金十字架上。”“黄金可以防止一定的经济过度行为,但不幸的是,它也可以阻碍经济活动,它的美德会变成罪过。”正如路透社2008年11月15日报道,世界各国央行行长和政府官员都不希望货币政策受到黄金储备的影响,他们都开始行动叫停金本位制度的回归。

    面对金本位制覆水难收的窘境,另外一些人还设想以实物本位制,运用石油、黑色和有色金属、煤炭、木材和小麦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资源组合,充当国际货币的本位,取代信用货币制度。

    这种设想的不可行性,较之金本位制其实更加明显。

    首先,充当实物本位的形形色色商品,如何进行储存,是个极为复杂和困难的问题。那些金属、能源、原材料,如果也像黄金那样储存起来,不仅成本浩大,而且如此大量非常富于实用价值的物资,脱离了全球经济的运行,被长期积压起来,本身就是违反经济原则的荒谬行径。

    再者,一旦发生动用储备兑现货币的需要,由于作为货币价值基础的抵押商品组成复杂,难以分割和分配,实际上非常缺乏可操作性;货币体系将失去因应危机的自我调节能力。

    金本位制已成为历史名词。当然,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黄金还会与外汇、各种货币求偿权和其他资产相结合,充当具有特殊意义的的货币发行准备物。因此新兴经济体适当加强国内黄金开采,增大黄金持有水平,作为减持美元或其他主权货币的一种努力,改善储备体系的多样性,仍有一定现实意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