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背着背篓来的人,有的人背着粮食,有的背着蔬菜,大家的交易方式基本是以物换物,也有个别用钱的。 这就是一个半公开的黑市,大家知道这里,但是也不敢太张扬,县里估计也知道,但是也没狠抵制。 梁晓南倒没有啥心思去看口红和胭脂水粉之类的东西,她对书比较有兴趣。 自从来到蓝星,要不是一直养鱼、种土豆,忙忙碌碌,她简直要疯了。 电视机、电脑都没有,更别说手机了!想前世,她简直一分钟也离不开手机,看新闻,用手机;社交平台,用手机;购物,刷支付宝和微信用手机;就连健康码、行程码都是用手机。 没有手机寸步难行。 现在呢,手机是个啥东西? 大坑村索性连电都没通。 更过分的是,书也没有! 蓝星不是地球,却很多活动轨迹和地球极为相似,相似度超过80%,现在都不读书学习,书都没了,书店也没了,精神真是极度空虚无聊! 她得去看看书怎么交换。 走到那个书摊旁,学着别人那样,指着书:“拿来看看。” 摊主是个五大三粗的男人,看着和书籍文化真是一点都不搭界。 “要多少?” “看货再说。” “都是经典。” “先看货。” 那个人把地上的书放在背篓里,收摊,好不容易碰见一个要看书的,他要珍惜,要抓住。 背起篓子,前面走,梁晓南跟着他,很快绕过两条街,在路边黑暗里有个戴着帽子,戴着眼镜,还穿着雨衣的人,梁晓南差点笑起来,为了卖个书,真的像个套中人。 摊主也不多话,指着眼镜身后的篓子叫梁晓南去看,他在路口警惕地放风。 眼镜把篓子打开,梁晓南看了看,心里很激动,《史记》《后汉书》《西游记》《封神演义》《石武皮》《镜花缘》……甚至还有金瓶梅。 还夹杂一本国外的寓言故事,这种书给梁晓北去看最合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