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离去(二更求收藏)-《帝幕》


    第(2/3)页

    东大陆的仙武学宫与西大陆的神魔学院,两座学院虽然名为学院,建立之初却是两块大陆作战的据点,不过,随着时代变迁,如今两块大陆已经进入了相对平和的阶段,两座学院更多的是作为交流的前沿。

    经过多年的发展,双方虽然修行法门不同,但是还是形成了一套统一的分级标准。

    那就是九境:炼皮境、锻骨境、搬血境、育脏境、藏气境、抱丹境、婴变境、生基境。

    严格来讲,前面三个境界还不能成为修士,在这个境界中都是熬炼自身,获得自身体魄增键,力量增长,底蕴深厚的势力在孩子还在胎腹之时,便已经通过宝药完成了这个过程。

    从精髓境开始,才可以算得上进入修士的范畴,可以根据修炼的功法吸纳元气精练体髓,从而开始延绵寿命,而到了育脏境,元气脏腑留存,已经可以简单的运用元气强化攻击。

    等到了藏气境,这才是真正的成为了一名修士,开辟气海,藏气于体,凡火不轻,遇水不溺,可登高天,可下深渊。藏气境等若一道天堑,将众多修者拦了下来。

    这一点无论是东方的道修,佛修,武修又或者西方的魔法,斗气,神术等等众多法门,都是不得不面对的坎。

    晋入这个境界,算得上脱胎换骨,迈出了修炼最关键的一步,步入藏气境,方可沟通天地元气,蕴藏己身,自身周转元气不绝,转化万千法门,施展诸多神妙手段。而在此之前,无论哪一种修士,都还停留在借用而非运用的层面上。

    抱丹境,非是道修的结丹,也不是佛修的佛元,亦非魔法师的魔池构建,这些都只是成就抱丹境的基础,诸多法门成就抱丹的方式不同,但是相同的是,成就抱丹境后,神识凝练,形而有质。

    从这一步开始,修士肉身和神识同修,不同的法门侧重不同,有精修肉身的,也有精修神识的,不过,时至今日,更多的还是双者兼修,除了一些极为古老的传承。

    当神识修至大成,神念化婴,婴生九变,开辟内府,至此,修士已经不再是运用天地元气的境界,而是可以操纵一方天地,化万物为己用。到了这个境界,肉身的损害已经不能杀死修士,只要元婴不灭,便可夺舍而生。

    当然,此时修士的元婴还很脆弱,除非逼不得已,没有人会舍弃原本的身体,而且元婴状态下,婴变境的修士并不能长久存在,会不断的衰弱,最多存在几个时辰的时间。

    生基境,内府生基,演化自在天地,滋养神识,到达这个境界,已经可以短暂的断隔天地供养,只要内府中有充足的灵物孕养,便可存世。

    这个境界已经近乎神仙之流,如无外因,已经可以长存于世千百年之久,元气不损,不老不死。但是,生基境每隔千年便有一次衰竭,衰劫期间,生基腐朽,元气不断流失,除非境界突破,或者得到逆天宝物的滋养,方可再造生基,重活千载。

    这便是多年来天极星形成的一套实力划分等级,不过,即便是同样的等级,不同的修士和不同的修行方式之间也有着巨大的差距,不能简单的凭靠等级划分和修行方式就能判断一个人的强弱。

    就拿莫芸生来讲,之前的他得到鳄龟龙的精元锻体,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搬血境的修士,然而他的力道和身体的防御却是藏气境修士也无法睥睨的。

    而现在,有吞天蛇的天赋神通和寂灭轮转术在身,并且开始修行无名功法的他,虽然还没有藏气境的境界,但是已经可以压着藏气境初期打杀。

    再比如说诸葛春日,虽然只是育脏境的修士,但是凭借着抱丹境的武器,同样可以让众多藏气境修士无可奈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