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嗯?” “大姐可能要在家里住一段时间,等开春盖好房子再回去住。”赵青松揉了揉栗蓉的头发,脸色柔和的不行。 “住就住呗,反正过完年,我们还得回自己的小灶房,互不影响,我还挺喜欢荷花的。” 赵青柳一家就在赵家住了下来。 一直到过完初六,栗蓉小两口才搬回自己的小灶房做饭,跟赵家又分开了吃。 赵青柳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不是没分家,而是因为过年才在一块吃的。 大江村冬天很冷,是没有工做的,要等到开春雪化了,生产队队长才通知社员上工。 赵青柳嫁出去了,不算大江村的人,要跟李大海一样要回到他们的生产队上工,工分才能落到他们头上。 上工又不能迟到,迟到扣工分,李家村在隔壁不远也不近,但要不想迟到,每天要起很早,赵青柳夫妻俩很辛苦,晚上下了工再回到家,天都黑透。 两孩子他们就没时间照看,铁柱一直是赵母帮带着,荷花六七岁,活也做不来,被表哥(大牛)带着跑来跑去,胆子都大了些,不再像之前那么怯生生的。 大家都干起活了,栗蓉也没闲着,寻思着做点什么挣钱。 过年那段时间,家里能吃得上肉的,估计都吃腻了肉了,她还不想现在就做卤味。 她没决定好做什么,赵青松就先忙自己的事情。 赵青松过完年第一次看见宋小山,后者满面红光,一问才知道过年时,宋小山经人介绍,相了个对象,看了日子三月就结婚。 “行啊小山,”赵青松真心为他高兴,“到时候哥给你封个大红包。” 宋小山嘿嘿笑:“哥,您来就行了,不要破费。” 自己兄弟怎么可能没有表示,赵青松没跟他争论,回归正题,把要做的事情给他说。 宋小山想都没想就答应跟赵青松干。 栗蓉终于想到了做什么生意,做包子做点心。 这些玩意保质期不长,而且像是点心,不属于必需品,市场不知道好不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