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天灾将至-《北宋钜子》
第(2/3)页
且简川接着说:“至于朝中之事,三个也无需担心,小弟自有周旋之法。”
见简川说的轻松随意笃定,李三才这才放心,实则还是心中没有鬼,自家事自家清楚,自与简川结拜以来,漕帮确实成为了简川的铁杆拥护者,但可对天起誓,漕帮没有从简川这里得到一丝一毫的好处,恰相反,简川在永乐城期间,漕帮出人出力再出钱,故问心无愧,自不怕人指摘。
然实际情况却是,初七日,元祐四年的第一次大朝会上。
祭天,祭地,祭祖之后,有些人甚至不愿意多等两天直接就宣战了。
照例,小喽喽做先锋,上奏曰:“臣查到陈留军营中的燕云军有五百将士莫名失踪,去向不明。”
小皇帝沉稳的问:“永川王叔,怎么回事?”
简川言:“臣不知,待臣回去严查。”
再有已小喽喽出列,奏曰:“臣有人证,可证实那五百将士已四字出营,趁夜色往南方而去。这是供状,请陛下御览。”
向皇帝看后,继而让太监交给简川看。简川佯装认真的看完,然后说:“臣不知,请陛下准臣亲自去陈留严查。”
直到这时,正主才跳了出来,开封府尹吕大防出列,怒指简川曰:“哼,兵部已经查验完毕,确实少了五百人,简川,你作何解释?”
简川哦了一声,无所谓的说:“哦,原来竟一次性出了五百逃兵啊,那确实是臣治军不利,请陛下责罚。”
闻言,殿上多人瞬间脸色铁青。你这就认罪了?不再掰扯掰扯,我们还有好多话没说呢,实在憋的难受啊。
可虽然憋的难受,可也只能生受了,接下里,便是一拥而上,给简川定罪。
在这个阶段,简川一眼不发,邱兰息葛春竹等也一言不发,一副听天由命无所谓的姿态。
然后,帷幔后的太后开口了:“永川王久不再军中,难免疏忽,倒也不能全怪永川王,这样吧,罚奉三月,以儆效尤,望永川王之后多往陈留县燕云军中巡视,切不可再出现逃兵,否则,唯你是问。”
“臣,领旨谢恩。”
如是,尘埃落定。表面上看,简川被处罚了,似乎是落了下风,然大家都不傻,谁不知道永川王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如今丝绸之路上,苏氏商行的商队独占鳌头,连朝廷的商队都得逊色一筹,所以罚奉三月这件事,连挠痒痒的算不上。
可又能如何呢,简川咬定是逃兵,而军中出了逃兵这等事情,可大可小,关键看掌权者的态度,所以,既然太皇太后发了话,纵使有臣工不满,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如是,一些高层心里便已断定,张氏麒麟子针对漕帮的计划基本上算是宣告失败了,燕云军既出,且是五百精锐中的精锐,凭那些江湖草莽,纵使个个武功高强,也绝对经不住军阵绞杀,毕竟江湖虽险恶,然比之尸山血海的战场,却又是云泥之别。
除非出兵相助,可那样一来,怕是会彻底惹恼简川,介时,怕是不知江湖染血,这朝堂也要少上好大一匹人了。
凡事,必须有个度,这是所有人的共识,简川的五百燕云军精锐便是他的度,而知难而退则是简川留给对手的度。大家心知肚明即可。
果然,小皇帝在简川谢恩之后,脸色略有些难看,却没有出言反驳,而是看似转了话锋问道:“去岁连中三元的状元郎,现在何处?”
吏部侍郎出列答曰:“张凤仙现任翰林,再任江陵府,勤勉为官,颇多功绩,于去年末累积升迁六品知县。”
“这么说,还算是个贤才喽。”
“自然,张凤仙之才,堪称冠绝当世,请陛下重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