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偷梁换柱-《北宋钜子》


    第(2/3)页

    不想简川却笑着说:“我的大哥啊,你竟然还不明白我建议朝廷将你调来永乐城的用意吗?”

    见宗泽目露疑惑,简川不由得心中叹息,宗泽哪都好,无疑是个极为出色的统帅,然却缺乏政治头脑,远远比不上邱兰息和葛春竹,故而只能解释说:“大哥,朝廷不会命你离开永乐城的,倒是小弟,朝廷召小弟回京的圣旨怕是没几日便会到了,且不仅小弟,燕云军也会随小弟被调走,介时,永乐城便要仰仗二哥你了。”

    宗泽的政治头脑虽然欠缺,但却无疑是顶顶聪明的人物,是以当即明了,和简川说话也是无需顾及:“是啊,五弟功高震主之嫌日盛,朝廷不放心你留在边境线上倒也并不难理解,只是,燕云军为什么会被调走?调走了燕云军,何以震慑夏辽两国。”

    简川叹息道:“自古,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概因将士之家小皆在境内,分散四方,故心有羁绊,尽心用命自不在话下,君主自然也放心。然大哥也知晓,燕云军将士皆是罪籍军改,其对我大宋的忠心本就为人诟病,兼且当初军功以赎的家小朝廷不愿安置,所以一股脑的送来了永乐城,自古,哪有将士们拖家带口驻守边境的道理,所以,要么将这十余万百姓迁往内地,要么把燕云军调往他出,你说,朝廷会怎么选?”

    闻言,宗泽皱眉,显然没想到事情竟然这么复杂,如是说:“可如此一只铁血雄军,不战沙场,岂不是暴殄天物。朝廷舍得?”

    简川笑道:“呵呵,舍得?当然舍得?此时,朝上报官怕是大多数都在绞尽脑汁的想折怎么解散燕云军呢。毕竟,我大宋自开朝以来,一向信奉的是以文制武,太祖皇帝甚至定下了不杀士大夫的规矩,而已燕云军今时今日之声势,已然动摇了士大夫阶层的威严,他们不打压才怪。”

    宗泽顿时急声道:“那怎么行?绝对不可以。五弟,你一定有办法的吧。”

    不想简川却苦笑一声,自嘲道:“二哥太高看小弟了,百多年根深蒂固的治国大略,非我一人之力,亦非一朝一日间能够解决的,小弟此次回京,能保住燕云军的编制就不错了,至于其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别无他法。”

    “此次回京,五弟的日子怕是会很艰难吧。”

    闻言,简川哈哈大笑,说:“二哥何出此言呢?以小弟今时今日之权势地位,难道还有人敢给小弟气受不成。我不在京,他们说什么我管不着,也不想官,若我回京,谁敢嚼舌根子,嫌命长了不成。”

    “可不能如此大意,务必小心谨慎,进场给为兄来信。”

    “二哥放心,小弟心中有数。”

    “如此最好。”

    “只是小弟在永乐城还有许多规划没有完成,只能拜托二哥了。”

    “五弟放心,为兄自然竭尽全力,且有五弟在汴京朝堂掠阵,自然事半功倍。”

    ……

    事实果然如简川预料的那样,凯旋回到永乐城才三日,朝廷的诏书便到了,先是好一顿没营养的歌功颂德,末尾轻描淡写的一句,召燕云军全员进京封赏。

    全员,自也包括简川。

    没有任何拖延,自接诏起,简川率领燕云军只用了短短八个时辰便奔驰到汴京城下,此时,传旨的官员还在半道上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