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不输东坡-《不宋》


    第(2/3)页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谢方叔立刻以他那个年纪不该有的敏捷,抢过刘侍读手上的卷子,捧在手中细细品读起来。

    群臣中,许多人都不自觉的喃喃念着刚刚听到的这首词,仅仅只是片刻,整个大殿似乎燃起了大火。

    “绝妙!”

    “这词!绝对流传千古!”

    “哇!短短几句词,似乎道尽了吾一生得失!”

    “都付笑谈中……老夫闻听这句,如醍醐灌顶!”

    “不输东坡!这词不输东坡!”

    “亲眼见证一首千古名词诞生,某荣幸之至!”

    “哈哈哈!尔等看见没有,这便是朕的儿子!你们有谁,能作出这样的诗词!?往后,还有谁敢说他傻!?哈哈哈”

    这一句放肆的大笑,嚣张的炫耀,扬眉吐气般的宣泄,自然是赵官家了,他现在才知道,原来儿子出息,竟然可以给自己带来如此巨大的成就感。

    谢方叔恨不能把纸上的每一个字都刻进自己心里,久久难以自己,如果不是赵官家的笑声过于刺耳,他还醒不过来。

    “这词,堪比诗圣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也不输苏公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不得不说,某并无资格点评。而且,在场诸公,恐怕也没人有资格,至于评级,那是对这词的侮辱!”

    谢方叔说得有些极端了,但群臣却都深以为然。

    这便是文人,即使再怎么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但面对真正的传世之作时,却没有失去应有的敬畏。

    但投票还是要进行的,毕竟其他四人还是需要排名的。

    不过工部尚书兼同签书枢密院事,程元凤,斟酌一番后,说道,“这一轮忠王为第一是毫无疑问的,干脆就别参与投票了。”

    “额,申甫此言有理,那么投票只四人参与吧。”谢方叔巡视一圈,见没有人反对,便首肯了这个提议。

    趁着大家把注意集中到投票上时,谢方叔悄悄把忠王的卷子小心折好,揣进了袖袋里。

    投票结果出来。

    赵孟启,无票,第一。

    赵鹤云,二十四票,第二。

    赵孟颒,二十四票,并二。

    赵孟关,十九票,第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