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有不少学士开口念叨,身上才气涌现:“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加入了诵读的行列,仿佛念经一般。 随着不断的诵读,他们心神一次次被震撼,无法自拔。 陷入那由落霞、孤鹜、秋水和长天勾勒出的宁静致远的画面当中。 也在文章中读懂了那份意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不就是读书人该有的品质吗? 才气祥云仍旧凝而不散,它仿佛也在期待什么,根本不愿消散。 “字字如画,如诗如歌!” “此文当为千古绝唱,今日能亲眼目睹此文的诞生,此生文道生涯再无遗憾!” “美,写的美极了,从此以后,滕王阁将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千百年后,滕王阁必将耸立江畔,此文万古流芳!” 许多才子连连感慨,看向滕王阁,情绪复杂万分。 因为谁能想到,这篇骈文会是一个参加乡试的读书人所写。 九品亦或者八品? 可这半步鸣府的文章,也唯有大儒才有这种在意才对。 一股羞耻感,不断地折磨他们的内心。 “你们说……会是谁,作出了这篇千古绝唱的文章?” 有读书人开口问道。 但没人敢给出答案,这个时候任何猜测都是没用的。 “可惜最后缺一个字,这个字你们觉得会是什么?”也有读书人这般问道。 顿时。 人群议论纷纷了起来,抬头看着那篇泛着光芒的文章,开始填字。 “应该是槛外长江水自流!” “妙!” “水自流,好,这个填的妙啊!嘶,原来是这届状元郎,失礼失礼!” “状元填补空白了,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水自流!妙,妙不可言呐!” 很多人眼中神采奕奕。 就连滕王林允英,也眼睛一亮,阁中帝子今何在?不就是问他在哪里吗? 他就在这,跟滕王阁一起,在这看着江水自流,流芳百世! 状元郎,好才华! duang~ 就在这时,滕王阁中传出钟声。 代表文考结束。 所有观礼的人,呼吸都急促起来,心悬在嗓子眼上,目光死死地盯着滕王阁的出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