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基础平台设计-《鲸梦》
第(2/3)页
虽然说基础平台设计已经有了样板,浩如烟海一般的数据足以让冯晨一感受到海工装备明珠的魅力。
冯晨一赶紧将自己的组员都召集起来,将这个天大的消息告诉了他们,“设计部将基础平台设计工作交给了我们小组,你们都有什么想法,我们集思广益!”
“真的吗?”组员们都非常的兴奋,大家起初被分配到冯晨一的小组,不少人还不乐意,虽然冯晨一有博士的头衔,可在福海集团还是个小字辈,四叶草有那么多优秀的老设计师,怎么也不会有大任务交给他们。
谁知道这一下来就是基础平台设计,这可是整个蓝鲸号的根本,如果说是周岩领衔设计还是可能的,只是谁也没想到竟然直接交给了冯晨一。
组员们兴奋之余也都知道这件事情的艰巨,仅凭个人的力量肯定是无法完成的。
之前有了秦世朝教授的激励,组员们也都畅所欲言,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对于平台的规范标准,以及之前建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一一详细地将自己的理解说出来。
冯晨一一面听着组员们的想法,一面开始构思最初的设计方案。
慢慢的蓝鲸号的平台雏形就在他的心中缓缓展现出来了。
d90平台作为第六代半潜式钻井平台中的佼佼者,采用了动力定位,可以适应恶劣的海洋环境,能够抵御70公里时速的狂风袭击,具备在三千米水深作业的能力,钻探深度在一万米左右。
这样的数据在国际上都是首屈一指的,作为中国人的骄傲——海洋石油981也能够达到这个水平,这也是第六代半潜式钻井平台最显著的特征。
福海集团选择这个平台也是因为之前他们建造过,对此也有非常深刻的印象,最主要是对平台非常了解,这无论是对设计还是今后的建造都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虽然有了这个高起点的平台作为支撑,可是鲸梦计划的核心要点就是建造具有世界先进科技水准的第七代半潜式钻井平台,所有的要求都要超过这个看起来极为严苛的标准。
根据总体规划设计,蓝鲸号至少要具备在超过三千五百米的水深作业,钻探深度超过一万五千米,需要在台风肆虐的南海屹立不动,还需要为作业人员提供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这对于远在深海的人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