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两件事,一个人-《篡明》


    第(2/3)页

    张献忠点头道:“寡人也清楚,寡人近几年对百姓不错,没见攻城掠地时,不少百姓都愿意给寡人充当细作么?只是这蜀民嘛,全杀光了也是好的,都杀了,再从别的地方把人填过来不就行了。”

    他停住不再说下去。

    林开元心想你怎么对四川人这么有意见?莫非那两个有关你的小故事是真的?

    历史记载了两个有关张献忠的传说,说他带领部队在四川碚石境内时,一天走出军营去大便,完事后顺手薅了把草擦,没想到这草却是荨麻草,草上带着锋利的锯齿,这下把他扎够戗,他说:川人之凶,连草都如此,我就从这里杀起!另一个故事的情景就比较搞笑了,是说张献忠少年时到四川做贩运,他骑着一头毛驴,走到四川某个城市,那驴不争气,拉了一泡屎。川人市民让他扫,他不肯,于是川人就合伙揍了他一顿,把他赶出了城区。这张献由于上两个原因就和四川人结下了深仇大恨!

    全是大便惹的祸啊!林开元暗自叹道。

    不过一想起奇幻小说《蜀碧》里写着张献忠曾屠了川人“六万万有奇”,然后搞得后来满清政府不得不“移两湖之民以填川”,林开元就不寒而栗。

    还是要阻止他,只为了两份大便,就一不小心成为奇幻小说中最终boss大魔王的反派,你至于吗?林开元想到这里继续吊着书袋说:“蜀民贪乱乐祸,殿下说的不错。欧阳直公也曾说,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由这句话可见一斑。但是,”林开元话锋一转,“能够先乱说明蜀人的革命性丰富,必须后治说明他们的建设性彻底,从这点看来,蜀人也并非全无可取之处。而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是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精神说明蜀人的开创性、风险性意识强。殿下如今正在打天下,岂不是也和蜀人的这些特质也有相同之处吗?”

    林开元心里说,郭沫若同志,林老师剽窃了你的观点,不介意吧?

    “革命性?建设性?”张献忠愕然问道。随后想了想,“他娘的,则成你果然有些门道,这几个词儿说的挺有涵义,哈哈。好,先入了川再说,若蜀人老老实实的,寡人就放他们一条生路如何?”

    “殿下慈悲,日后必将得成霸业。”林开元说。

    “慈悲么?可和寡人不搭边。这个问题且不说他。方才则成说还怕一事,是怕什么?”

    林开元道:“李白曾有诗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地易守难攻,殿下手下谋臣不想大西军打四川,大多数人想的恐怕都是这个原因。”

    张献忠点头道:“寡人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则成可有对策?”

    林开元笑道:“殿下和大西军众人都是身在局中,隔着一层薄纸看不透罢了,属下也并无对策。”

    张献忠奇怪的问:“无对策?”

    林开元道:“以我大西军如今兵锋之利,打四川还需要什么对策?易守难攻,也要看是什么人守,什么人攻。若有名将来守,当然难以攻打,可现在的川抚陈士奇嘛,殿下也该知道此人,性子傲慢,却又无能无谋,实是个庸才。巡按刘之勃到是个有见识的人物,但是手中无兵,空挂个职衔在那里。以殿下之英武若打四川,不费吹灰之力!”

    “好!”张献忠拍手道:“则成分析透彻,寡人这回心安矣!”

    林开元继续说道:“一个朝代每到末世,官军中除了特出的有限几人,往往都是庸碌之辈。如今这大明气数就已尽了,殿下应抓住机遇,与时俱进!”

    “哈哈,从则成口中说出来的词语,寡人听了感觉新鲜的紧。”张献忠笑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