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石花镇边-《篡明》
第(2/3)页
黑须大汉瞪着他道:“笑什么,我说错了吗?”看了看他的装束,“哦”了一声,“原来是个有功名的秀才,现在乱世,学问大可不如拳头大。”
秀才看着大汉那身板,没和他斗嘴,顺着他说道:“老兄说的没错,如今的望城山临湘县,虽然还有大明县令,但实际上已是形同虚设,闻得张献忠要来,每天只是琢磨怎么逃跑。”
黑须大汉冷笑道:“嘿嘿,想逃?除非他现在跑,否则张大帅大军用不了多长时间就来,那时整个岳州府城上下衙门大小官员就如同网里的鸟儿,想飞都飞不了。那时,那个县令就和油锅里的老鼠一般,张大帅让他三更死,他绝活不过五更天。”
那秀才叹道:“朝廷如今是越来越见颓势,恐怕不久。”摇了摇头,没再说下去。
黑须大汉笑道:“什么恐怕不恐怕的,我看再过一年半载,大明必亡!如今朝廷兵少,各地义军又太多,剿了一处,另一处以十倍的势头又冒起来,再加鞑子在辽东那边闹的正欢,别说他崇祯当皇帝,就是把唐宗宋祖一齐挖出来,也支撑不住这花花江山。”
“况且,除了皇帝问题,朝廷那些大员又是什么好鸟了?当年张大帅谷城受抚时,没有接受过大帅贿赂的只有巡按王瑞旃一人,大明朝的朝政被这样一批人把持,要能太平了才是怪事。”
行商附和道:“对,大势所趋,便再有能臣良将,也扭转不得颓势,如今内阁换了一茬又一茬,也不见有什么起色。崇祯就更是不中用,他要有办法,当年也不会允许挖了他祖坟的张献忠大帅在谷城受抚。”
林开元听到张献忠的名字,忍不住插话道:“怎么?张大帅还挖过崇祯的祖坟吗?”
行商诧异的看了看他:“小兄弟连这件事都不知道吗?此事已传的天下皆闻,张大帅挖了皇帝祖坟,崇祯不但没追究他,居然还给自己下了个罪己诏,说祖坟被挖了,不是你的错不是他的错,是我自己的错。”
秀才哧的笑了一声,说道:“崇祯被人打了个耳光,也只能把牙往肚子里吞。”
黑须大汉冷笑道:“说起来这皇帝也不算是桀纣一类的昏君,不过当然称不得明君就是了,连袁崇焕袁大人这样的忠臣良将也给杀了,不是自毁长城又是什么。我看你这个秀才公也不是愚忠之辈,怎么不在义军中寻个出身,也好过做姓朱的奴才。”
秀才没接他的问话,只说:“可惜了袁大人,据说杀袁大人时,京城百姓听信谣言,都说他老人家是卖国贼。行刑的时候官府说一两银子可以买他一块肉,袁大人竟被这些愚民活活给咬死了。”
黑须大汉猛的一拍桌子,差些把那秀才的茶碗震的倒了,洒出不少茶水来,怒气冲冲的道:“这帮刁民,老子们为他们拼死抵抗鞑子,他们却不分黑白善恶,着实令人痛恨。”
行商问道:“哦?听老兄如此说,莫非也是一名军士?”
黑须大汉哼了一声:“原来咱就是袁大人手下祖大寿军中的一名小卒,祖将军降了鞑子,老子不能和他干了,就跑了回来,可跟着崇祯这狗皇帝干,老子又不甘心。这么多年来回到老家种田,却又碰上了灾荒,娘的,快活不下去了。听说张大帅要来临湘县,我就准备投奔了张大帅,和杀我督师的狗皇帝干他娘的。”
袁崇焕曾任蓟﹑辽督师,所以这黑须汉称他为“督师”。
行商道:“老兄原来曾经是袁崇焕大人的手下,一腔热血,让人佩服。如今朝廷无道,京师百姓受人愚弄,食了袁大人的肉,那时不是就有了报应么?崇祯十一年六月初二,京城西直门内安民厂火药爆炸,震毁城垣,方圆十数里无完宇,居人行人,死伤枕藉,有的人更被崩出了城外数里,死在地面,这次爆炸大概死了万余人,焉知不是袁大人在天有灵,对愚民小以惩戒?”
黑须大汉摇了摇头,“袁大人在天有灵,也不会对百姓做出任何不利的事情,他老人家勇猛刚强,心存仁义,就是——,”收住口没说完,转口道:“那次爆炸,是上天给朝廷的一个警告罢了,大明朝的花花江山,到如今也该换换主了。”
瘦子却明显是怕多事,眼见这几人纵论国事,虽说这里官府的影响力已经很弱,但内心深处对权力的恐惧还是影响着他,他叫过老人,结帐走了。
“这江山换主是换主,但谁人能做,目前还是看不出个所以然来。”秀才说道,“以前我看李自成声势浩大,现在又有革、左五营和曹操、老回回的人马投靠了他。可现在张大帅势力虽不如李闯王,但兵强马壮,手下猛将如云,却也未必弱了多少。两雄都在河南、湖南、湖北一带和朝廷作战,等打的差不多了,就是这两方势力分出胜负的时候了。不要弄的两败俱伤,最后这花花江山,莫要便宜了狼子野心的鞑子才好。”
黑须大汉看了看秀才,说道:“秀才公的消息到很灵通,居然知道这么多,看来不是一门心思闭门读书的腐儒。闯王和张大帅之间是一定要分出个高下的,不过现在却还不会动手,毕竟他们主要目标是朝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