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唯才是举兼顾用人唯亲,马扩接替宗泽、第二天正式履新出任大宋朝第一次辅之事与薛式走出青丘谷,出任阖山宣徽使的消息同时通过日趋发达的驿路、转运行从业人员之口,迅速传遍了全天下。 马扩正式接替宗泽,对于大宋王朝上上下的官吏而言是早已有所预感的。谁人不知马扩之才、哪个不晓马扩是刘行真正信赖的“无双国仕”。所以在朝堂之上,并未真如马扩说的那样引起许多官吏的反对、质疑。 相反,在马扩正式穿上正一品官服走入大庆殿那一刻,满朝文武纷纷对他道贺、尔后看着他与刘行同时做到御座下方后,全都尽显恭顺地诚心俯首听其命。 马扩的擢升是没有引起任何人的疑异,但是薛式的任命却在马扩正式荣升大宋王朝三号人物当天的第一次大庆殿朝会上引起来一阵纷争。 纷争的原因主要是有两点,其一是薛式虽出身名门望族,然则却从未走正规科举之路、竟是连个秀才的出身都没有。 在文臣们的眼中,如此一个出身江湖、全无功名之人,竟直接做了大宋王朝的宣徽使实在不合规矩。 文臣们为何会如此想呢?那还要从宣徽使出处去究其原因。 宣徽使之名源于唐时开始设置的宣徽院,是晚唐时期开始设置的一级官署、初分南北二院。当时多以宦官充宣徽使与副使,无固定职掌。 但凡为宣徽者、皆是李唐王朝皇帝的亲信,使得宣徽一职不仅仅局限于荣耀、许多时候甚至是凭宣徽可开府。 其实说白了,就是李唐王朝的皇帝们为了给他们身边的大宦官们加一个荣誉的同时,让其近侍掌握大权的一个铺垫性的设置 在唐朝之后,五代时期各王朝与大宋王朝也均沿袭、设置了宣徽院。 南院使与北院使改用检校官充任,或兼领节度及两使留后。如阙、以枢密副使一人兼领二使,亦有兼枢密副使、签书枢密院事者充任其职。 宣徽院使由枢密副使以上领二使,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宣徽使在大宋王朝较于李唐王朝时代有所进步,不再是宦官干政的必经之路、变成了朝臣荣耀与开府的铺垫性设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