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姚政的两个弟弟姚广、姚谦也在太傅府上内学堂里聆听刘行教习中,他自然清楚杨凌儿此言何意。 见她如此说,姚政只好挠了挠头、一脸歉意地道:“我错了、还望二夫人不要见怪,我绝无陷害您的意思。” 仍然是用千里镜紧盯着澎湖岛,杨凌儿闻其言回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虽不为刘师哥所推崇,然则我家哥哥、岳飞、刘家九哥等人皆为常做那种有所不受之事的人。姚将军您若真想为大宋更多的效力,还是不要太多文人的虚礼、多一些武将该有难道独断才好。” 文人领兵不乏英豪之辈,然而文人骨子里那种趋炎附势、优柔寡断却也酿成不少中原王朝兵败的往事。 杨凌儿在随刘守真身后南下之前一直紧随在刘行身边,自是深知刘行讨厌什么、喜欢什么。刘行最讨厌的就是读书人满嘴的仁义道德,实则满肚子的男盗女娼。最讨厌的就是带兵的读书人趋炎附势、不做实事。 刘行最喜欢的是什么人呢?杨沂中多次听命不听令,擅做主张杀出了一个“杨阎王”的威名,刘行非但顶着满朝文臣的压力不责罚还继续重用他。 杨幺在两广那也是听命不听令,也杀得那叫一个血流成河。可是他的杀伐决断能力不但没成为让其惹来祸事的原因,反而成了刘行力排众议、让他去宁夏继任暂领巡抚之事的高官。 刘錡也好、吴玠也罢,从前他们在沙场上带兵冲杀的时候,许多事实际上并未事事皆向刘行禀告、得到准许后才去做。然而他们却在征战之中建立起了威名来,并且被刘行亲口称做了“护国五元帅”中的两个。 为人臣者当度君心,才不会出现伴君如伴虎、随时惹来祸事的情况。懂尊上之心人,才能一路扶摇直上、平步青云,开创出一番丰功伟绩、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名垂青史。 而这一切的一切,皆因刘行起家之初就是一个不听任何人号令、自己拉山头的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是一个听命不听令、甚至可以说是听调不听宣的人,刘行自然不会喜欢那些总是繁文缛节、趋炎附势却耽误大事的人 听完杨凌儿的话、姚政联想到刘行那邪狂的个性,以及从前对他说过的一些话以后,他的脸上顿时露出了愧色。 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奋进。姚政愧色一闪而过,旋即换做一副正色慨然的神色,回身大声喊出了对澎湖全面开火的号令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