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吴敏看着对面坐着的徐处人。又看了看坐在大殿上的其他人,沉吟片刻开了口:“诸位,如今城中十五万,城外却是六十万兵马。最擅带兵的种老将军又回乡去安顿家小。难道诸位之中就没一人能挺身而出、来统率城中人马与那城外贼兵一战吗?” 听到吴敏的话,那些门阀出身的世家子们顿时面面相觑、随即一阵窃窃私语。 这些世家子们,有的是前朝宰相之子、有的是名将之后。但面对此时这种景象,尤其是城中说是十五万、实际上真愿意跟着他们反对刘行的只是各家从各处带来那十二万散兵游勇、家兵家将的局面,却谁都不敢真如吴敏所希望的那样“挺身而出”。 为何不敢挺身而出呢?原因无非有二:其一。各家从各处带来的家兵,口中虽然喊着清君侧、杀刘贼,大有当年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的气势。 可是事实上呢?这些人都是包藏祸心、各怀鬼胎的。 你让谁家的家兵去打头阵,自家的若是去做了头阵,打光以后其他世家准会立马跟你翻脸、将你主将的位置上推将下去。 你让别家的家兵去,那别家的家主立即会站出来、指着你的鼻子说你是借机耗他家实力来保存和强大自己。 最为重要的,还是这些家兵都是些江湖草莽出身,真出城去与三刘麾下那些要么是刚从南朝“打秋风”,用南朝兵士历练过的。要么是从西夏战场刚刚返回,身上旧征尘还未洗褪的。那可都是一群真正的精兵良将。手上还有火铳、大炮、神火飞鸦、火箭筒。 用江湖草莽、一群乌合之众,去对战五倍于己的强大的敌人。那结果是什么?是必败、是必然在败北之后最先死无葬身之地。 其二,城内的十五万人中,最精锐的三万人是从前担任皇宫宿卫的禁军近卫。那些兵马手上有火铳、有火箭筒也有三十六眼连环铳。 可是除了种雁翎亲率、如今仍然在把守着皇宫的三千女兵外,折美凤、折彦适叔侄已经占了西城一处寺院,公然表示要拥护刘太傅、坚决不做附逆事。 折家那个姑娘和他侄子一唱反调,剩下的史奈诚、饶克兴两部,自然也都不会再来与这些反对刘行的人同流合污。 因为连同已经先行带兵破城而走的孙克耀,史、饶二人都是五台讲武堂第一期高级将校班毕业的、都是刘行的得意门生。 就算老师做得再不对,天下人对刘行战神之威、神医之名早已是奉若神明。他们也是绝对不会站到反对刘行序列中来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