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和通泊。 明军列阵中。 这里其实就是科布多河上游一片湿地。 但已经不是平原。 算是阿尔泰山脉向外扩散部分的丘陵区,就因为是丘陵区,所以融雪汇聚形成湿地,而远处已经能够看到雪山,不过距离阿尔泰山脉的主脉还有至少两百多里……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古人诚不我欺!” 朱棣看着前方雪山直插云霄,而阴云不断翻涌的壮观景象感慨着。 所以现代把这句诗翻译成沙漠积雪明显是不对的,这分明说的就是雪山高耸,虽然岑参是在轮台,但唐朝的轮台是乌鲁木齐。他就是八月底某个大雪纷飞的日子,站在已经被积雪覆盖,一片白色的博格达山和天山主脉中间,看着风雪中东归的朋友,放眼望去高耸的山脉变成接天连地的百丈冰,阴云压在上空一片压抑,然后无限感慨地写了这首诗。 “的确差个诗人啊!” 杨丰说道。 然后他转头看着身后。 后面是无边无际的旌旗,而猎猎旗帜下是全副武装的士兵。 两万多明军总共列八个驼城,然后八个驼城列成前二中四后二的三线阵,但前后两个间距宽,所以实际上是两个菱阵。 至于骑兵全部收入驼城,在中间四个驼城的中心则是中军,而朱棣的亲卫,作为最精锐的突击力量分成三队,朱棣亲自带领一队,就在前面两个驼城中间,谭渊和丘福各带一队在中间四个驼城间,这其实就是杨丰给他们研究出,最大限度发挥火力优势的驼城版古斯塔夫,火器时代,最重要的是什么? 火力投射。 敌军攻正面,除非局限于两个驼城的狭窄正面,否则只要想攻侧翼就得面对后面两个阵型的火力。 想绕向整个三线阵的侧翼…… 那里还是要面对三个方阵侧翼的火力。 如果全线包围式进攻,那所有方向上都是这种火力。 如果集中攻击一个面。 那后面列阵的驼城可以把弹药和补充兵源源不断投入一线,只要你打不动想撤退,那么驼城里面的骑兵就会杀出,给你最致命一击。 骑兵攻击的一个很大缺陷就是在一个攻击面能投入的兵力有限。 一名骑兵需要的空间,远远超过了一名步兵,实际上一个骑兵占据的空间可以塞十个步兵,这种阵型让敌军骑兵无论怎么进攻,事实上都是以一敌十。而且持续进攻后,倒下的马匹会给后续形成事实上的障碍,所以骑兵进攻步兵,如果不能一次冲击成功,那最好就是赶紧撤,否则一旦陷入鏖战就该他们倒霉了。同样步兵面对骑兵,只要他们冲过来时候稳住不跑,然后硬顶第一波冲击,基本上也就该反杀骑兵了。 比如岳家军这种。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撼不动就只能无奈地叹息了。 当然,封建时代,能面对骑兵冲击不跑的步兵,真的已经是精锐中的精锐了,通常情况都是骑兵还没到跟前就一哄而散了。 甚至都不用到跟前。 比如我大宋的耻辱柱,黄河岸边被完颜娄室一通战鼓惊溃的十几万开封禁军。 “多少敌军?” 朱棣看着走过来的张辅。 他们前方是同样也已经开始列阵的蒙古骑兵。 后续更多蒙古骑兵还在到达。 因为这里地形相对复杂,为了确保观察,一共升起五个热气球,张辅的前锋阵型一个,后面中军一个,然后左右各一个,后面一个,不过中军不是观察,而是发令的。 “正面不超过两万,左右两翼各有万骑,后方至今没发现,若敌军后续没有更多骑兵赶到,那么就是四万骑兵,若他们还有分兵走南路抄我们的后路,那最多也就是两万,整个瓦剌和额勒伯克汗廷,此番也就凑起六万骑兵而已。” 张辅说道。 “也就这些了。 说到底额勒伯克不过是条丧家犬而已,给面子尊一声大汗,不给面子就是个来要饭的。 他是不是被灭,关其他部落什么事? 游牧民,这里不行大不了赶着牲畜去别的地方。” 杨丰说道。 这也是事实。 西蒙古又不是说额勒伯克过来一声令下,所有部落立刻忠勇无比,纷纷就夜以继日地赶来勤王。 大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