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皇帝今天不在家-《大明嫡子》


    第(2/3)页

    “尔等聚众此地,不思读书,不思恩科,冲撞朝堂官署衙门,知法犯法,若再不离去,冲撞大军,律法伺候!”

    张新发定的罪名很大,但最终也没敢将一个杀无赦给说出口。

    望了一眼面前如潮水一般的人群,他目光看向两侧,示意麾下的官兵都勿要轻举妄动,只管顶住这些已经开始躁动起来的年轻士子。

    似乎是张新发的威胁起了作用,也可能是他手中明晃晃锋利无比的雁翎刀发挥了本该有的功能。

    最前排的士子们明显的迟疑了起来。

    然而,在官兵们后面。

    唐可可却是不屑的撇嘴嘴,冷哼一声:“若是这些人当真会怕了官兵,先前就不会出现这里了,手中有刀不用,何以镇压!”

    高仰止则是走到解缙身边,低声道:“解学士,学生先前已经让人去锦衣卫衙门叫人了。”

    唐可可立马转头看向躬身低头的高仰止,眉头微微一挑,闭上嘴拱手站在一旁。

    解缙摇摇头:“太孙说过,眼前这些不过是我等遭遇的第一件反对而已,往后会越来越多。我们能镇压了天下万千读书人吗?”

    说着话,解缙已经是双手一抖衣袍,两手背到了身后。

    在唐可可和高仰止震惊的目光诸事下,解缙只身越过面前的官兵,走到了张新发的身边。

    而后,又在张新发迟疑的注视下,解缙继续走到了人群最前面。

    解缙的脸上始终保持着微笑,姿态平和。

    然而,所有人在看到今天的正主出场之后,却都不由的躲避了眼神。

    解缙环顾周围被张新发撞倒在地上的年轻人,默默一笑:“读书人的仪态呢?还是快些起来吧,免得身上沾染了尘土。”

    几个躺下的脚离着解缙最近的年轻人,不由浑身一颤,赶忙缩回双脚,在身后同伴的帮助下站起身来。

    人群开始向后拥挤过去。

    事情太反常了。

    解缙的反应太不正常了。

    他竟然这么的平静。

    甚至,是有恃无恐!

    唐可可深深的望着解缙的背影,眼中尽是崇敬之色,不由念道着:“解学士当真厉害!便是骂人也这般的让人无法还嘴。”

    高仰止却是脑袋左右转转,从墙角捡起一块砖头塞进了唐可可的手中。

    在唐可可不解的目光中。

    高仰止轻声说道:“学着点吧,解学士那是跟在太孙身边许久的人。你学不会,等下学士若是出了事,你还是用砖头去救人吧。”

    解缙在决心要成为大明的心学圣人的时候,就已经在脑海中设想出了无处的坎坷和磨难。

    今天这一幕,满城理学子弟找上门的事情,同样在他原本的设想之中。

    他能理解这些人的心态和想法,毕竟他们从小所接受的教育和思想,就是于前宋最终确立的程朱理学。

    知行合一的心学是颠覆性的新论点。

    而文人又是最较真,同样也是最无条件去维护自身学问的群体。

    眼前这些理学子弟今日围堵书报局,解缙甚至觉得他们是有骨气的。

    然而。

    让他不齿的是,先前那个出身湖广,言语不断挑动在场理学子弟的刘景行的言行举止。

    他已经环顾四下数次,却根本就找不到刘景行的踪影。

    蛇鼠两端。

    说的便是这样的人。.??m

    他没有年轻人应有的热血,也没有老儒们的坚毅。

    年轻人会因为理想的不同而大打出手,老儒们会为了一生的信念慷然赴死。

    而刘景行这一类人。

    这让解缙想到了二十多年前,大明还未曾建立的时候。

    在时局最是艰难的时候,身为汉家儿郎,却为已经病入膏肓的元人出谋划策,意欲镇压天下的那帮人。

    一样的可恶。

    于是,解缙轻声开口:“你们今日来此,是为了什么?”

    他竟然明知故问的问出了这个问题。

    在解缙面前的理学子弟们,再一次的倍感意外。

    有人梗着脖子,大抵是看不惯解缙面前上千名气势汹汹的理学子弟,竟然还能如此的理直气壮。

    当下怒声开口:“解缙!你这个儒家贼子!狼子野心,推行歪门邪说!我等今日乃是为了儒家万世存续!只要你今日当众谢罪,并关停书报局,焚烧所有文报,我等便既往不咎!”

    “对!”

    “解缙,你今日必须当众谢罪!”

    “书报局必须关停!”

    “所有刊印了歪门邪说的文报,都要焚毁!”

    有了领头人,那些原本被平静的解缙给压得气势弱下来的理学子弟们,再一次的人潮涌动起来。

    解缙却是冷哼一声,举起一只手臂,抖了抖衣袍,淡淡的看向面前几名已经握紧拳头的理学子弟:“为何?解某不曾抨击儒家,何以为贼子?书报局刊印文章不曾触犯国法,何以关停?文报不曾有僭越之言,何以要焚毁?”

    接连三问,每一问都直面回击此处理学子弟们的逼迫。

    然而,还不等这些人出言。

    解缙脸色一凝:“尔等此般种种,尔等是要党同伐异还是要罔顾事实?”

    大明没有禁止人说话的律法,当然你不能乱说皇帝和朝堂社稷的事情。

    大明最近更是要求朝堂御史言官们,每逢弹劾都要寻得实证方可发起弹劾。

    解缙的问题,让在场的理学子弟们再一次的哑口无言起来。

    他们只是因为有着不同的信仰,所以出现在了这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