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她是第一个-《王府寡妇:二嫁王妃》
第(2/3)页
于是两人一前一后,缓缓的回朝阳宫。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一双藏在暗处的眼睛,已经盯上了他们……
第二天,苍曦遥已经病好回府了。
就连太医们也直呼神奇。本来看着挺凶险的病症,居然说好就好了。
白羽玥阙看来,他确实是病好了,只是,这是心病。
只不过,苍曦遥的病好了,但是苍曦麟又有些问题。
不,应该说,他身体相当的好。每天能吃能睡,心情好的时候逛逛园子。
但是,白羽玥阙总觉得,苍曦麟每次看着自己的目光,除了信任之外,总是多了那么一点情愫。
每天下朝以后,他总让自己陪在他身边。在他有疑难的时候,给他一些提点。他渴的时候帮他烹茶,他累的时候给他吹一支曲子。而苍曦麟新晋发现的是,这个淡漠的小丫头,竟然会下棋,而且,棋力远远超过自己。
白羽玥阙可不会藏拙守愚,每次下棋,都把苍曦麟杀的片甲不留。一开始的时候,苍曦麟心里还有些不痛快,到后来,就是真的佩服了。
佩服她的棋力,更佩服她的品格。
她是第一个,敢赢他的棋的人。
一到晚上,宠幸妃嫔的时候,他很自觉的把白羽玥阙留下来,不让她跟去。而白天里无论是批阅奏章、还是逛御花园,除了上金銮殿和让臣子们到朝阳宫商量国事的时候除外,他几乎要求白羽玥阙形影不离的跟着。
过去的袭云、雨燕、白羽玥阙三人轮班制,也就这么不攻自破了。
苍曦麟想春猎,白羽玥阙劝他:“春日是万物生长之际,幼崽初生。况且经过了一冬天的萧索,动物们也都没有什么膏粱。皇上若是想田猎,不如等到秋天。动物们膘肥体健、作物丰收,正是渔猎的大好时节。”
苍曦麟想修炼一座行宫,白羽玥阙劝道:“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春日播种之际,若是此时让农民去修建行宫,必定误了农时。农时一误,到了秋天的时候,国家又怎么收税呢?况且当务之急,并非及时行乐,而是富国强兵,征伐天下。国库虽有余,然军需实不足。修建行宫,颇费资吝,于时不合。”
苍曦麟想赠税,白羽玥阙又道:“皇上想统一天下,靠的是什么?兵强马壮。而兵与马,都是需要粮食来供应的。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想要农业繁荣,粮食增收,最好的办法是降低赋税,让百姓努力的耕作。现在国库充盈,皇上不轻徭薄赋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再加税?况且理财之本,并不在开源,而在节流。皇上不如以身作则,崇尚简朴。风气一开,天下人自然崇简而厌奢矣。”
当然,这些话,也都传到了太后的耳里。
今日是寒食,按往常的惯例,皇上是会在朝会之后,将会给朝中重臣,王爷以及三等爵位以上的人送去蜡烛。
这一天,民间为了纪念介子推,本是不能点火的。但是,皇室和高官贵胄们,总是除外。
而太后,眯着眼睛坐在敬佛堂,听着下面的人禀告道:
“宫女白羽,劝诫皇上:皇上,奴婢曾经听见百姓们吟咏道‘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官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说的,是这寒食节的时候,各家各户全都熄了炉火,纪念前哲。而皇亲国戚,高官贵胄们则有您的特许,可以点灯。按理说,这不过是几支蜡烛的事情,本没有什么特别。但是,这么做,未免使得官民之间,有所嫌隙。皇上既然想纪念前哲,何不与民同甘,省却几支蜡烛呢?”
太后点点头,又问:“皇上怎么说?”
那人道:“皇上点头道‘朕亦知此事颇有不便之处。也罢,既然羽儿今日提起,朕就下命,从今以后,寒食节宫里不许点灯,也不许生火。公卿之家,也不再给蜡烛等物。如有寒食日生火者,从重处置!’”
那人说完,静静的等着。太后又转了几颗佛珠,才道:“你出去吧。”
那人退了下去。旁边的于姑姑道:“太后,这还不到一个月,白羽那丫头,已经劝阻皇上多次了。”
太后“嗯”了一声,把佛经念完,才缓缓道:“这个丫头,确实聪明。而且心眼也不错,看东西也透彻。可是,哀家是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