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记者想要替曾老打圆场,毕竟这可是全球直播的新闻发布会。 曾老摇了摇头,道:“第一代海水稻带有苦涩、粗砺的口感,比麦麸和玉米还要差一些,恐怕连牲口都不一定喜欢。” 他这话一说出口,记者们都被震惊了。 连牲口都不想吃的稻谷,那这项技术还有什么用? 为什么曾老要用新闻发布会的方式让全球都知道他这个失败的技术? 有些记者都想要关掉摄像机了。 “曾老糊涂啊!完全可以等技术成熟了再发布啊!”有记者感慨。 “是啊,这可是全球直播,这不是让外国人笑话吗?” “笑话什么?外国人估计都没想过盐碱地还能种水稻呢,他们有什么资格笑话?” “也是。不过曾老这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要急着公布这项技术?” 这时一位一直没发话的总台记者转过头来,低声道:“你们没看见这场发布会的标题吗?” “什么标题?” “新一代海水稻成果发布暨改良型海水稻技术发布会!” “哦!”有人终于恍然大悟。 “曾老是在为后面的‘改良型海水稻技术’铺垫呢!” “别说了!听曾老讲话!” 会场再一次恢复了安静,曾老把两捆水稻摆到台前,紧接着道:“左边是我们的第一代海水稻,右边是第一代海水稻的改良型。大家看一看它们有什么区别?” “左边的稻穗的稻谷粒小,右边的大!”一位记者率先回答。 曾老笑道:“答得很对!左边这就是我刚才说的我们的第一代海水稻,产量每亩600斤,右边这个是改良型,亩产能达750斤,而且,最重要的是它的口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已经趋近于普通水稻口感!” “原来如此!”醒悟过来的记者们再一次鼓掌起来。 亩产750斤虽然不算高产,但对贫瘠得无法栽种农作物的盐碱地来说,只要口感达到食用要求,这个产量下,农民就有得赚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