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是的,如同穆静所预料的一样,杭玉的电影上映不到一个星期就歇火了。 “最值得期待的杭玉编剧的新电影,势头发展迅猛,上映四天票房突破三亿,一众主创开了第一个庆功宴……” “杭玉新电影上映当天票房一售而空,盛况空前,准备看电影的观众万分期待……” 杭玉电影上映前三天,媒体一片叫好声,报道的口风是这样的。 不过第六天,媒体的口风就变了。 因为电影火了四天后,从第五天开始,票房遭遇了滑铁卢。 真正的滑铁卢,票房坐了过山车一样咻的一声下来了,然后再没上去,没有更低只有最低,第七天甚至只有几万票房,这成了史上最奇葩的票房记录。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根本原因是剧本不好,电影差,吹牛皮吹大了。 电影上映第一天,票房大爆,杭玉也有自己的运作方式,影片评论打分都很高,然后第二天,票房评分一下子下来了,从九点几分直接跌到四分,已经有很多声音说电影不好看。 到第三天,票房走向还可以,可是电影评分却跌到最低,三点几分,怎么挽救也挽救不过来,网上骂声一片,都是上当受骗了说电影不好的。 到第四天,电影票房开始走低,电影评分打破最低记录,二点几分,历史最低,和那些十大烂片的评分有得一拼,网上已经骂得不行了。 杭玉的脑残粉见不得大家说杭玉说不好,到处撕逼,引起一片混战。 到了深夜,杭玉烂电影已经成了关联词,上了热搜。 杭玉还没从惊喜中回过神呢,看到网上的骂声,整个人都是恍惚的,完全没法接受。 接下来几天,杭玉、曾思源等一众主创差点没被骂出了翔,大家提起他们都是“骗子”“瞎了眼”之类的代称。 瞎了眼才会觉得这样的影片好,都是一群骗子,明明就是烂片,还吹牛说影片多好多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