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哈哈哈哈……” 楚清的话引来笑声一片——这才对嘛,自家老大不能太憋屈! 祥子一拍手:“对头!让圣旨从京城一路传到临洋县,让全大宣都知道,咱家老大是以女子之身因功封侯的第一人!” 就是这意思,楚清想,要是他们知道有个东西叫飞机就好了,楚清要的,就是飞机上挂喇叭——名(鸣)声在外! 最主要的是,趁这几天,朝堂上要讨论战后和谈条件问题,没工夫想到那些炮、雷的事情,赶紧走! 等你们需要去想的时候,我的辞官批文都下发了,就不关我事了,该谁着急谁就哭去! 果真如楚清所想,楚清回道临洋县时,朝堂上刚刚把和谈的条件草拟出个大致条款。 至于说为什么这么慢?简单! 因为凡是关于楚清的问题,总是会更浪费时间。 既然楚清把密侦司的差事干得不错,皇帝和胡恒秋都不肯放人,那皇帝觉得也没必要让楚清把工部和户部的兼职都辞掉。 有人多干活还不好吗?干嘛要辞掉呢? 还有那个中散大夫,一个闲职而已,并无实权,还能彰显皇帝爱惜人才,有必要辞退吗? 但是朝臣们不这么想。 没有楚清这个人,棉田的选址,他们可以自己把控;也可以插手玉矿开采事宜;还有那些铁矿石购买特许……这可都是赚钱的大事儿! 尤其这次沃斯国败了,他们会好好利用这次机会,多争取玉矿的开采期限,到时候安插进自己的人手去管理,那将会…… 最起码可以减少她上朝堂的次数,这人只要不出现,他们才更方便影响皇帝的心思。 只是他们想得有点儿多。 皇帝既然还不打算立马弄死楚清,自然不会收回那些特许,有人给自己赚钱,凭啥要放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