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腾龙柱-《相师的悠闲生活》


    第(2/3)页

    这么不靠谱的方案当然不会通过,这经济账算不过去。

    最后设计规划院的几位专家研究了半天,觉得在立交下部打一个支撑柱,再加上醒目涂料,一方面加强建筑安全性,另一方面也让视野更清晰。

    政府觉得这法子好,于是重新找来施工方,要加一根柱子。

    然而打桩的时候却出现了问题。

    加柱的工程有一定难度,但对于经验丰富的施工队来说,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难题。只要找准角度,卡进打桩机就能够实现这种以往工程学上的奇迹。

    然而这一次好几支厉害的施工单位都铩羽而归。

    立交桥和匝道之间的空隙,本来足够让打桩机进去,但是在打柱子的时候却发现打不下去。

    不是地面太坚硬,也不是地质情况太复杂——这些情况在飞龙桥立交施工之前就有详细的数据。

    本来应该轻而易举完成。

    但是一旦打桩机启动,施工单位立刻就测到了地面的沉降。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可能会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整座立交的坍塌。施工单位赶紧停下,再次策定各种地质应力数据,然而却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一切都显示这地方施工是没问题的。

    于是继续。

    然而地面继续沉降。

    施工队尝试了许多次,终于无果,只能废然放弃。

    政府部门不信邪,又招标找了好几家施工单位,但没有一家能解释得清楚地面为什么会出现沉降,也就没有人敢把柱子打下去。

    这下就尴尬了。

    如果干脆没有施工,那得过且过让交管部门去头疼,或许就算了。

    但现在飞龙桥搞了一半,过了半年毫无进展,影响全市人民的出行,怎么也得想办法解决。

    要是原封不动的撤出,只怕又要被人骂政府颟顸无能。

    所以政府只拼命逼着施工方,最后的施工方是华建三局,总工程师灰头土脸,病急乱投医之下,居然听信人言,找了几位大师来帮忙。

    ——刘肥当时也在被邀请之列。

    但他知道自己本领有限,婉言谢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