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北洋-《梦回甲午》


    第(2/3)页

    石云开在提督府办公室会见了丁汝昌。

    “石军门这柳京好生气派,丁某走遍大江南北,实未见如此气象,实在令人大开眼界。”丁汝昌一见石云开,就满口溢美之词。

    丁汝昌只读了三年的私塾,但遣词造句颇为风雅,如果只听他说话,实在是不太像独挡一面的武将。

    “军门过奖了,石某愧不敢当。”石云开将丁汝昌让进会客区,俩人分宾主坐下,石文俊上茶。

    “当得,当得,久闻石军门治军有方,经济民生也是一把好手,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丁汝昌看向石云开的眼光,有一丝灼热,又有一丝惆怅。

    谁见了石云开都一样。

    石云开今年还不到20岁,嘴上的毛还没张全,却已经身居高位举足轻重,任谁见了都会感慨一句“年少有为”,同时生出一种生不逢时的感觉。

    “石某偏安一隅,一时侥幸立下些许功绩才得以窃居高位,每每想来实在是惶恐,为将者当如丁军门纵横海上、驰骋万里方不负心中之志,像石某这样,实在是不值一提。”石云开现在说套话也是一套一套的,反正都是信口胡诌,说出来的话也不用负责任。

    “石军门过谦了,去年平壤一战,又加上中和一战,石军门已经是誉满大江南北,正所谓‘天下谁人不识君’,石军门切勿过谦,再过谦那可就成自负了。”丁汝昌拱手致意,言语间充满了“先行者”对于“后来者”的指引。

    “说起这个,丁军门更是军中翘楚,去年战败之事,实在是非战之罪。丁军门在如此劣势之下尚能保下‘定’、‘镇’两舰,功莫大焉,朝中诸宵悠悠众口积毁销骨,丁军门不加分辨却奔走大江南北愈发奋自强,当为我辈之楷模。”石云开表情诚挚,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花花轿子人人抬,就是这个道理,说几句好听话又不要钱,你好我好大家好,何乐而不为?

    “石军门过奖了,愚兄实在是愧不敢当。朝廷花费巨资筹建北洋舰队,临到用时却折戟沉沙,愚兄每每思之,昼不得食,夜不能寐,当以此为奇耻大辱铭记终生。”丁汝昌嘘唏不已。

    丁汝昌这段时间压力真的挺大,居然让石云开一段话,说的红了眼圈。回想起去年开战时到今天的波折,丁汝昌每每想起总觉得羞愧难当。

    丁汝昌对清国忠心耿耿,对北洋舰队更是殚精竭虑,他虽然是陆军出身,但对于北洋舰队有强烈的归属感。正因如此,在另一个时空中,北洋水师战败后,当北洋舰队即将全军覆没时,丁汝昌自杀殉国,以身成仁。

    且不说丁汝昌效忠的朝廷是不是值得他效忠,也不说他这种愚忠值不值得提倡,丁汝昌自认为是清人,他有他本身的历史局限性,当国难当头自己的舰队即将全军覆没时,丁汝昌能选择和自己的舰队共存亡,这本身就令人称道。

    忠诚本是人类身上最优秀的美德,每当国难当头时,总会有无数人选择忠诚,也有无数的人选择背叛。相比明亡时的“水太凉”,丁汝昌虽然效忠的是公认最腐朽的清朝,但他本人更值得石云开尊重。

    “丁军门切勿介怀,去年一战,失利的原因错综复杂,并不全是丁军门之过。朝廷既然现在还让丁军门统帅北洋水师,那么就说明朝廷并没有迁罪丁军门之意,丁军门当于逆境中奋起,重塑北洋舰队之魂,争取在下一次战争中一雪前耻,以震北洋水师军威。”石云开安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