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僵持-《梦回甲午》


    第(2/3)页

    左宝贵和石耀川回国养伤后,平壤诸军再次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由于朝廷新任命的诸军大总统四川提督宋庆尚未抵达平壤,石云开只能和刘盛休、聂士成商议。

    刘盛休和聂士成接到电报后,俩人发生争议。聂士成认为清军连战连捷气势正盛,正该长驱直入直捣汉城。刘盛休认为宋庆尚未抵达平壤,平壤诸军没有私自做决定的权利,应该等待宋庆抵达平壤后统一安排。

    此时留在平壤的还有和胜军并肩作战过的奉军将领杨建春、徐玉生,两人虽然倾向于进驻黄州,但人微言轻起不了作用。

    幸好平壤还有个盛星怀,盛星怀这样的二世祖,虽然在军中没有担任任何职位,但是因为他哥盛宣怀,没人敢轻视盛星怀。在盛星怀的居中调和下,刘盛休率铭军继续留驻平壤,聂士成和杨建春、徐玉生分率盛军、奉军支援黄州。

    九月初九,重阳节。

    就在前一天,聂士成、杨建春等人分率盛军、奉军抵达黄州,加上先期抵达的石尚义、曲章安等人,黄州清军人数已近万人。这个数字虽然和对面凤州的日军第三师团15000多人比起来有diǎn少,却也有了能够直接对抗的力量。

    此时的黄州,从头衔上说,以聂士成的山西太原镇总兵为最高,故而石云开和杨建春均同意以聂士成为首。

    聂士成,安徽合肥人,直隶总督李鸿章的老乡,也是在甲午清日战争中为数不多的能给李鸿章长脸的淮军将领。

    说起来,石云开对于此时的清军将领大多看不上眼,如果认真算起来,原本历史中在平壤攻防战时为国尽忠的左宝贵算一个,此后在八国联军侵华时为国尽忠的聂士成也算一个。

    不为别的,只为了他们俩在面对外敌入侵时的那份铮铮铁骨,那份宁死不屈。

    当面对外敌入侵的时候,不管是谁,不管他的能力如何,秉性如何,只要他能够勇敢的站出来为国尽忠,不管他为之效忠的朝廷是进步的还是反动的,都值得令人敬佩。

    扪心自问,如果石云开领兵上阵面临绝境,石云开绝不会战斗到最后一刻,并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石云开等不到面临绝境就会撒腿就跑。

    这并不是说石云开畏敌避战,而是因为石云开有更好的作战方式,更先进的作战理念,能够在尽可能保存自身的前提下击败敌人,没有必要和敌人玉石俱焚。

    左宝贵、聂士成和石云开不一样,限于他们本身的历史局限性,他们或许没有石云开的眼界开阔,或许没有石云开的见识广博,但他们有一腔热血,并且敢于在需要的时候抛撒出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