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吐血-《梦回甲午》
第(2/3)页
这才是标准的雷声大雨diǎn小。
“榴霰弹”这个玩意儿把,就是一种使用延时引信能够在预设的高度爆炸的一种炮弹,这玩意儿清军也有,清军装备的“开花弹”、“子母弹”严格说来都是“榴霰弹”。这种炮弹先不说爆炸威力如何,因为延时引信不够精确,经常出现炮弹落地但是不炸的情况。”
对于日军的火炮精度问题,说他们打得准更是扯淡,日本国内是“军先政治”,在军中又以海军为先,所以优秀的炮手都在海军中效力。就在前几天的黄海之战中,北洋水师的命中率为20%,日方舰炮的命中率仅为12%,其中320毫米口径重炮的命中率上,日方有据可查的仅有“松岛号”命中过北洋水师“定远舰”一炮,而“三景舰”上的320毫米火炮在实战中命中率为零。
当然,史实是史实,记载是记载,石云开能够理解为什么清国人所著的史书上刻意夸大日方的炮兵能力。不这样写,怎么能反衬出清军在光绪的领导下进行过艰苦卓绝的反击呢?只有这样写,才能反映出清军是败在武器弹药上不如日军,才能掩盖更深层次的战败原因。
正如石云开所想,日军炮兵的射击精度惨不忍睹,打十炮能有两发炮弹落到清军阵地上就不错了,就这两发炮弹,还有一发是臭子儿,另一发离地还有五六十米就凌空爆炸,这个距离早就超出了7厘米炮弹的杀伤范围,弹片飞落到地面上大概能把人头上砸个包,只能当是看了个大烟花。
就在日军炮兵忙着放烟花的时候,步兵列队开始攻击。
日本人强调“武士道”精神,这种精神就是让人直起腰来排队冲锋,有任何隐蔽前进或者迂回进攻的行为都是有违“武士道”精神的做法。
这不是编排日本人,而是此时日本军队的标准战法。这种战法在日军内部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后来日俄战争中,有军官提议面对俄军的机枪碉堡和铁丝网要挖沟进行土木作业隐蔽前进的时候,还有人斥责这种战术是对“武士道”精神的侮辱。
山县有朋很明显是“武士道”精神的忠实拥趸,在他的指挥下,日军排着整齐的队形,用比步行稍快一些的速度向胜军阵地发起攻击。
相对于不靠谱的炮兵,步兵进攻才是日军对付清军的撒手锏。
早在清军镇压太平天国时期,清军就已经被证实丧失了白刃战的能力。如果是两军对射,清军能够保持长久的战斗力,如果敌军列队进攻,等不到双方接触,清军就会一哄而散。
山县有朋显然对清军的习惯知之甚深,认为凭借白刃战,定能击溃当面清军。在日本国内,这一diǎn是共识,正因如此,日本人才敢在人数、武器都不占优的情况下向清国发动地面战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