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序幕-《梦回甲午》
第(2/3)页
不仅是军粮将尽,按照邱凤池所提供的消息,现在的盛军,库房里只有75毫米克虏伯行营炮弹1200发,两磅小行营炮弹1200发,加特林机关炮炮弹50000发,各类步枪子弹50万发。这些数字看似不少,但如果按照清军一贯的消耗类推,最多也就是盛军两天的量。
这些数字虽然只是盛军的库存,但以此类推,其余各军的状况也不甚乐观。就已胜字营为例,据石尚义通报,现在胜字营尚有储粮八百余石,75毫米行营炮弹千发左右,1888委员会式步枪圆头子弹30万发。这些储备如果只供胜字营使用,大概还能坚持半月,但如果要归于平壤诸军统一调配,也只能是杯水车薪。
胜字营有盛星怀照拂,尚且捉襟见肘,其余各军境况更为凄惨。
妹的,这才是真真的弹尽粮绝。
此时的平壤,后方前往义州的道路上,已经有了日军哨探出没,想要从义州运输军火粮草进行补给殊为不易,而从平壤本地筹措的路子也已经完全断绝,可以说平壤清军已经濒临绝境。
“艹!”想到这里,石云开忍不住骂出声。石云开虽然不至于绝望但是也很迷茫,他不知是该骂老天还是骂朝廷,或者是应该骂该死的日本人。
此时的牡丹台上,胜字营炮营和奉军炮营两支部队正在修筑最后一道胸墙。胜字营防守的牡丹台,原本只有长约里许的一道胸墙,胸墙中部建有一座清军特有的堡垒作为防御支撑。胜字营进入牡丹台后,又修筑了两道胸墙,并在前两道胸墙中间修建了两座堡垒,单就堡垒而言,形成了前二后一品字形结构,再加上牡丹台峰dǐng的炮台,算是勉强形成了立体防御,并且拥有了一定纵深。
清国堡垒,多是砖石结构,垒壁高一丈二尺,上不封dǐng,守军居于堡垒中借用枪眼往外射击。
胜字营进入牡丹台后,火力又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盛星怀利用职务之便,调来一挺格林快炮和三挺赛电枪加强防御。
格林快炮是一种手动型多管旋转机关枪。是由美国人理查·乔登·加特林(raroranan,其人名一译加特林,故此枪也被译作加特林快炮或译作盖特机枪/机炮)在1860年设计而成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第一支实用化的机枪。同治年间,格林快炮输入中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