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胶州湾-《辛亥之钢铁基地》


    第(2/3)页

    “报告师长,总部急电!”一辆吉普车停在外边,身披雨衣的通信兵进入房间后从怀中掏出一个文件包,翻出一份文件交给蔡松坡。

    这里是胶州湾西北端的胶州县,胶州湾防御圈的中心diǎn。也是陆战二师与日军第一军交手的最前沿。双方侦察与反侦察之间的战斗已经开始了一天多时间,蔡松坡昨天从青岛市区出发。沿胶州湾考察沿线部署情况,经胶州到黄岛,今天刚刚从黄岛返回到达胶州,准备在驻守在这里的步兵三团团部吃饭。

    看着标注着“绝密”字样的文件,蔡松坡没有在第一时间打开,转头对身边的一面吃饭、一面汇报的三团团长说道:“稍等一下。”然后走出团部。

    五分钟后蔡松坡嘱咐步兵三团扩大侦查范围。最好能将日军探子挡在高密县附近,然后乘坐吉普车冒雨赶回青岛市陆战二师师部。

    在青岛等了三个多月终于等到这一天,总部调集陆军第二军从青岛登陆,展开山东战役。此次密电就是要求自己做好胶州湾地区的保密工作,迎接第二军登陆。虽然准备工作早已开始,但决不能让日军发现第二军登陆的准确时间。回到青岛后蔡松坡命令市区戒严、封锁港口区,17日下午一diǎn左右,运输船队靠岸,这意味着山东战役进入最后倒计时。

    总参对各个集团军的安排部署如果被中下级军官知晓,肯定会引起一些不满,因为第一集团军的第一军、第二军完整的参与了对日作战,第四军又单独完成了收复台湾和香港的战斗。现在将主攻方向的战斗再次交给第一集团军和海军陆战队,肯定会让陆军其他部队的中下级军官不满,再怎么说那些军官也需要战功来晋升的,都让第一集团军抢走,不公平吧!

    没办法,第一军和第二军是率先进行机械化改编的部队,最适合平坦的华北平原作战,而且战斗力最强,可以满足总参尽快结束战斗的愿望。不过河南战区的第二集团军和徐州站区的第三集团军也不是没有发挥的机会,盟军六十多万大军,不可能单靠第一军和第二军加上两个陆战师就可以解决。

    武装到牙齿的第二军是一支望而生畏的进攻力量,第二军第三师装甲侦察营下士刘福贵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所在的装甲侦察营三连七班十一名士兵,有四名是当年从山东逃难到江南的百姓。当初逃难的一大家子只剩下刘福贵自己撑了下来,参军后识字、训练、作战,似乎忘却那段记忆的他,从踏上山东土地的那一刻又浮现在自己的脑海。

    幸好刘福贵不是什么文艺青年,他只是想起了逃难时死亡的家人,有些伤感罢了。或许乘坐船只在海上颠簸造成的眩晕也对此起到了一些作用,看看身边的战友,或多或少都有些疲惫。紧了紧身后的背包、装备,刘福贵跟着部队步行前进,等待了半个小时后与战友爬上卡车,驶入早已准备好的军营。

    军官们好歹知道让休整两天,身强体壮的刘福贵睡了一觉后就感觉体力完全恢复,早上跑了一万米后幸运的赶上食堂煮的海蟹,大吃一顿后上午射击和战术训练,下午因为训练场不足,进行文化学习,晚饭前进行了一场篮球赛,作为娱乐活动。晚上连长命令及早休息,虽然没有细说,但刘福贵知道明天应该就要开战了。

    第三天早上五diǎn,集合的哨声响彻军营,十分钟后装甲侦察营三连所有官兵集合完毕,分发弹药后登上卡车、半履带式装甲车、吉普车等车辆,然后跟随装甲侦察营出发。打头的三辆01坦克启动发动机,听到坦克声响的刘福贵羡慕不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