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军事准备-《辛亥之钢铁基地》


    第(2/3)页

    “侯老大,咱们先到哪里?”一名学生向侯树仁问道。他的年纪和性格让他得到了侯老大这个亲切的称呼。

    “我说,大家是不是将脸上的笑容藏起来,你们为什么不看看四周,这里并不是我们的学校,先将自己融入进这个氛围吧!”与学生们的兴奋不同,侯树仁一路上敏感的察觉自己这些人的不同。还有周围人对他们微不可查的抵触。

    同学们单纯,但并代表着愚昧,很快他们就在侯老大的提醒下察觉到了什么。远处堤坝上是坐着休息的抗洪军人,他们浑身泥土缠绕,一言不发的坐着显得疲惫麻木。只有高处耸立的旗帜展示着军人的决心。

    道路旁边是拖家带口、成一字形缓缓前进的平民,他们的脸上带着愁苦,那是家园被洪水侵袭、家人遭遇不幸后的悲伤。

    一处空地上扎着十几dǐng帐篷,外面的标志表明这里是一个医疗中心,受伤的军人、平民正在这里接受救治,忙碌的医务人员同样疲惫不堪。

    医疗中心旁边是一个物资发放中心,包括帐篷、粮食、棉被、药品、沙袋等抢险物资堆放在临时仓库里,几十名工作人员一刻不停的分配、发放物资。

    是的,这里与学生格格不入,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每一个人都显得非常疲惫,每一个人的眼中都有对灾难的痛恨。这里是战场,是与自然敌人作战的战场,怎能容得下嘻嘻哈哈的轻松?

    严肃起来的学生们在侯老大的带领下走到了那处物资发放中心,早已注意到这群人的一名领导模样的中年人走过来询问,然后出人意料的拒绝了学生们志愿加入艰险队伍的请求。

    “我们充当志愿者的请求被学校拒绝,所以我们没有请假就出发了;我们坐船抵达彭泽后没有公车,我们徒步走到了抗洪第一线。我们没有多少钱,没有带着多少物资,只有一颗为国出力的心。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拒绝我们的帮助,但我要告诉你,我们会一直呆在这里,自己找工作!”

    三天时间,侯树仁等人果然从简单的工作开始做起,他们主动到医疗中心、物资中心、堤坝一线帮忙,和所有的工作人员一样吃苦受累,dǐng着风雨、冒着危险奋斗在前线。仅仅三天,所有人都彻底融入了这个集体,再也没有人小看这些弱不禁风的文化人。

    这次志愿者的经历将伴随学生们的一生,每一diǎn劳累、每一处疼痛都是他们人生中最大的财富,即使回到学校后他们被记过处分,他们仍成为了同学们眼中的英雄。即使被同学们追捧,他们仍牢记抗洪时的艰难,低调、沉默而努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