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红崖河》
第(2/3)页
徐有珍从于吉顺那出来,虽然对于吉顺的话不爱听,但他清楚,现在的处境不好,有些事也不能过于拨大伙的味,特别是像于吉顺这样人又是组长,他都不听我的了将来我这队长也不好干,想到这便扭头又走了回来。
于吉顺在院子见徐有珍又返回来了,便迎过去问是不是还有什么事。徐有珍思量一下说:“这些日子不知怎么了老是忘事,大伙不是不愿意搞淤泥压地吗,你抽几个人,把原来队里编框编篓那地窨给整理整理,组织人能编就编吧。”
“这事是好事,可那地窨仍了好多年了,上面的架子全没有了,还得用不少塑料布。”
徐有珍思量一下说:“弄吧,弄吧,花点就花点钱吧”说完便走了。
这两天唐二叔柳编活没大干,一门心思帮扶着李振宽生豆芽。毕竟上来岁数的人了,这几天把他忙及的腰酸腿疼,吃过午饭,热呼呼的炕他躺下想好好歇息歇息。此时外面王福生急忙火促的走进来。唐二叔以为家里又出什么事了,但看王福生的脸上挂着喜悦,于是问个究竟。
王福生迫不及待的说:“二叔,徐有珍让上面公安抓走了,还拷上了手铐。”
此时的李振宽也走了进来嚷着:“我就看这个瘪犊子没有好得瑟,怎么样,这回让人拷走了。”李振宽见唐二叔没吱声,又道:“二叔,我就觉得这队长你干最好,你干大伙都能听你的。”
王福生叹口气说:“这些年我们弄个穷兮兮的,要是唐二叔能干这队长也是大伙的福呀。”
唐二叔摆摆手说:“这差事我肯定不能干,我都七十岁的人了,我干能干几天。”唐二叔透过窗户见大伙在大街上哄哄嚷嚷,他看看墙上的挂钟已一点多了,于是便起身走了出去。
于吉顺见唐二叔走来忙迎了过去说:“二叔,徐有珍的事你知道了?”
唐二叔点点头。大伙见唐二叔来了赶忙围了过来。唐二叔看看大伙说:“徐有珍犯了事让人带走了,他犯了多大的事他得领多大的过,咱还要干活吃饭,我听说现在在修复编框地窨子,咱用农闲时候设法赚点,这就对了。”接着又对于吉顺说:“吉顺,你领大伙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吧,别这么哄哄攘攘没有个头。”
于吉顺点点头便催着大伙上工去了。唐二叔见于吉顺领人上工了,便站在那里思量一会儿,然后回到院子推出自行车走了出去。
李文超在村委会见唐二叔来了特别高兴,赶忙拉唐二叔坐下说:“二叔你来的正好,你要是不来我就得去你那找你,有不少事想和你商量商量。”
唐二叔问道:“你现在不在镇上帮忙了吗?想必这徐有珍让人带走你比谁都知情吧?他和冷传浩的事都弄清楚了?”
李文超点点头说:“是啊,现在镇上又把我差回来了,让我先主持一下村里的工作。至于徐有珍的事,他是和王宝家和冷传浩栓上了。你也清楚,王宝家上台后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将他一套造反人马尽力安排到主要地方,甚至把不在编的弟弟王文家按派去镇上中学当支部书记。据中学的一些老师说,王文家在学校里就是一个白帽子,文化水平不如一个小学水平。在经济上,王宝家利用冷传浩和徐有珍的关系,在红崖南滩开预洪渠时,将一些材料挪出去,为自己建造一座高标准的平房。并伙同冷传浩徐有珍,私吞上级水利部门拨下红崖河套改造款三万多元。还有,他们和粮库有管领导勾结,将上交的公粮在粮库加工成大米五千多斤,一部分卖掉,一部分用来拉关系。徐有珍在王宝家和冷传浩的袒护下,每年都将队里的大苇和柳条私自也卖了不少,钱装进自己的腰包,有据可查达五千多元。”
唐二叔听了气愤的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用说别的,你看徐有珍这些年队长干的,自己划拉足了把大伙给坑苦了。这徐有珍别说犯了事,就是不犯事这队长也不能再叫他干了,这人没有什么能力不说心术太不正了。”
“是啊,我现在我正为滩东队长事犯愁,你这正好来了,你觉得谁当这队长合适?”李文超见唐二叔没吱声便问道:“还让唐吉春干怎么样?”
唐二叔思量好半天说:“我觉得唐吉春再干这队长不是太合适,第一,岁数偏大了,现在也快往六十岁奔了,咱用的队长不是今天用了明天再把他换了。再一个,这人有些‘油’不敢担事,缺乏开拓精神,遇事谨小慎微。将来这生产队长,他不是单单的是领大伙把地种好,更重要的是领大伙富起来,这才是正儿八经的。”唐二叔有思量一会儿说:“在我心里觉得田贵乐是块料,大田活是把好手,家里的蔬菜棚弄得也像模像样。这些年跟着徐茂林农业技术方面长进不少,你考虑到没有?并且还年富力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