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睚眦必报-《剑歌行》
第(2/3)页
安旭山脸色铁青,他怒视着赵林甫,恨不得立刻冲上去厮打。
老皇帝皱着眉头,他看看安旭山,又看看赵林甫,似乎在思索着赵林甫的话语。
片刻之后,老皇帝将目光转向李扩。
李扩当了二十年太子,对于朝政方面的事情颇为熟悉。
老皇帝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提出什么好的建议。
然而李扩看到皇帝的眼神,连忙慌慌张张的低下头。
老皇帝有些失望,他四下看了看,发现了面色平静的明岳。
看到一个面容陌生的平民少年站在兴庆宫里,老皇帝微微一愣,随后明白了,这个人就是奉命前来觐见的东宫幕僚。
“你就是明岳吧?”老皇帝捋着胡子说道:“你与朝政无关,应该能公平的说说安旭山的事情,来,告诉朕,你觉得该如何处置三镇节度使的事情?”
面对老皇帝的问话,明岳平静的说道:“我认为应该保留安大人三镇节度使的官职。”
赵林甫有点失望的皱了皱眉,而老皇帝不自禁的露出一丝笑容。
老皇帝微笑着继续追问:“既然丞相大人都觉得不合适了,你为什么觉得应该保留三镇节度使的官职?”
明岳走到墙边的一幅地图下面,他伸手指着地图说道:“范阳、平卢、河东,这三地呈一个‘品’字形,能够相互呼应、相互救援,少了其中一个,在形势控制上便会差了很多——如今安大人统一调度三镇兵马,北疆可保万全。”
老皇帝连连点头,觉得明岳说的颇有道理。
皇朝的戍边军队以州郡为单位,彼此之间互不统属,遇到什么事情,大家都不愿意救援其他的州郡,导致经常被北方蛮族各个击破。
而自从安旭山就任节度使之后,三镇兵马统一调拨,北疆安宁有了保障。
安旭山功不可没,这也是老皇帝格外器重他的原因。
至于赵林甫,他应该是担心安旭山权势太大、无法控制,所以才公然提出分散权力的建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