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冬枣的第一笔到账,让张大刚和于杏儿高兴不已。 因为这意味着,冬枣的定价在正常价格范畴之内,至少普通人可以接受。 味道不用说,几乎碾压市场上的所有冬枣。 张大刚有信心,这冬枣可以大卖一笔。 果不其然,之前招牌打下来的老顾客配合买一斤送一斤的活动,很快吸引来了一堆顾客。 不到半个小时的功夫,水果店就被挤得水泄不通,队伍更是排到了水果店门口,乌泱泱的一群人,这架势看得周围水果店老板眼珠子都要馋掉了。 恨不得来个以形换位,将于杏儿的水果店变成他们的。 更有甚者,偷偷加了于杏儿微信,出重金购买她所售卖的冬枣。 对于这类商家,于杏儿自然是拒绝了。 她和张大刚研究过,水果店之所以生意如此火爆,并不是因为水果味道有多牛,毕竟顶破天了,这冬枣也就是个水果,它又不是仙药,还不足以令顾客疯狂。 之所以生意火爆,完全就是因为性价比高。 好吃的同时,它还不贵,深入人心。 可一旦将这冬枣售卖给其他的水果店,指不定就有那些良心被熏黑的商人以高端水果的名义卖出天价,也许会有富商购买,也许利润很高,但口碑就毁了。 张大刚和于杏儿要做的不仅仅是一家水果店,更多做的是口碑。 只有顾客满意,才是一家好的水果店。 很快,在顾客的哄抢下,即使一人最多抢购十斤,总共两百公斤的冬枣也被抢购而空,从上架到卖光,不过也就两个小时。 这速度,几乎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 不过,张大刚注意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有许多顾客没抢到冬枣而灰头丧气,心情也变得极其不好。 这对顾客至上的张大刚来说,自然是不能允许的,于是他灵机一动,从一些废弃的纸箱子当中裁剪成许多小卡片,然后写上号码,随即朝着没抢到冬枣的顾客说道:“那个,大家都别急着走。” 听到张大刚的话,在场的顾客全都停下了脚步,好奇的观望了过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