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入股万科-《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第(3/3)页

    股份比例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话语权的问题,这家公司的生意渠道是王石找的,员工是王石招的,国家就算占大头又能怎么样?不想撕破脸就得听他的,而非要撕破脸的话,这生意还能不能做就不好说了。

    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撕破脸的人是要负责任的,谁愿意来承担这个责任?这世界傻子可不多。

    所以日后的万科有这么一个说法,万科的股东当中,80%是小股东,第二大股东占2%,那个只有百分之二股权的大股东自然就是王石了。

    不过这么干也留下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王石个人的股份比例一直不怎么高,日后万科做到国内排名第一的时候,房地产市场那么火爆,万科的销售额那么高,王石也没排进富豪榜前列去,跟碧桂园、恒大、龙湖这些房企老板截然不同。

    王石在万科成立时也不是以总裁、董事长的名义出现的,而是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出现;到最后,又被董事会一脚踢出了万科,或许这就是因果循环吧,他先踢走了国有股份,后来又被被别人一脚踢走。

    “好办法啊!”李耒也不得不感慨,改革开放才几年功夫,王石就把套路玩得这么溜了,果然金钱才是激发人努力的源动力啊。

    当然,这种办法也不是谁都能干的,要是换成其它人,就算提出同样的方式,估计也不好通过。

    日后李经纬不就没能拿下健力宝么?和王石、鲁冠球这样的人相比,李经纬还是太憨了些,王石、鲁冠球多年前都搞定了的事情,他到了那个大规模国退民进的好时期都没有搞定。

    “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地方?”李耒问道,其实话说到这儿,王石的目的李耒已经很清楚了,无非就是个钱字而已,他想用自己的资金来稀释国有股份。

    “到时候肯定要用钱,你那边方便的话支援我一点儿,算借钱也行,要是你信得过我的话,算入股也可以,我保证不会让你吃亏!”和李耒想的一样,王石一开口就是钱。

    李耒默默地算了下,1988年,万科最大的个人股东刘元生以360万拿下360万股万科股票。

    此后他一直没有变卖这些股票,二十八年后,经过分红送股,刘元生持有的万科流通        A股为13201.71万股,按照当时的股价,这些股票价值二十七亿人民币,二十八年时间,他的投资他赚了749倍。

    而且他拿的只是公开股,我现在就投资,拿的就是原始股了,以后增值的只会更多!

    想想这么高的收益,李耒爽快地答应下来,“可以,你打算要多少,要是不多的话,我提前给你准备上!”

    他自己做企业倒是也能拿到这么高的回报,但是如今政策环境还不适合有太大的动作,而从期货市场上赚到的钱也不能闲着,投给王石倒是刚刚好。

    “额,一百万的话,方便不方便?”王石暗暗估摸了下,报出这样一个数字,

    李耒的生意做到好几个省,身价肯定比这高得多,但身价和能拿出来的现金是两回事,他还不知道李耒在外面炒期货呢。

    “那得看你啥时候用了,这么大一笔钱,凑起来也要时间!”李耒也没显摆,顺着王石的意思说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