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鸡住的比人好-《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第(2/3)页

    第五代规模在100000-500000只以上,实现机械化、智能化养殖,养鸡场装有全自动喂养监控系统,采用了较为先进的科技成果,只需要少量人手,就可以管好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只鸡。

    当然,这只是平均水平,眼下虽然还是八十年代,但有些人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面,比如刘家兄弟在四川的养殖场,规模就超出了九十年代初的水平。

    而李耒设计的养殖场,规模在一万只左右,实行集约化养殖,达到甚至超出了第三代的水平。

    只是由于时代的限制,后世流行的加气混凝土、彩钢夹芯板等材料或是还没有发明,或是价格还没降下来,只好用眼下能买到的便宜材料代替。

    养鸡场主要分为鸡舍、育雏舍、仓库、饲料加工室、办公室等功能区域,其中鸡舍就是养鸡的,育雏舍用来孵化养成小鸡,等鸡长大后再送到鸡舍。

    鸡舍为东西走向的长条建筑,这样设计有利于冬季保温和避免夏季太阳辐射,同时屋顶是可开放的,天气好的时候打开让鸡享受阳光照射,天气不好或者下雨就用油毛毡、草帘子盖上。

    看了一会儿,李启生现场管理经验丰富,工人们也都用心,暂时没啥值得操心的。

    “小耒,我先走了啊!先去县里的菜市场看看门面是咋租的,再去问下几家大单位,看看能不能把他们的鸡蛋供应拿过来!”堂哥李新安换了身新衣裳,头发收拾的油光发亮,已经准备去跑业务了。

    “县里看完了再去省城,河阳的市场还是有点小,到时候这么多鸡蛋猛地投入市场,我有点担心消化问题,要是在省城有个点就放心多了!”李耒拿出一些粮票、现金递过去,当成是跑业务的经费。

    “二叔,新旺,辛苦你们帮忙盯着,我回去给他们上课!”李新安走后,李耒也带着孙成平和李新旺的小姨子方彩霞、方彩云回去了。

    至于憨娃么,就让他跟着工人们一起干活好了。

    到了家里,李耒打开录像机,塞了一盘录像带进去,电视上便出现了某家外国大型养鸡场的纪录片。

    他买电视和录像机可不是光为了消遣,还让谢立人帮忙弄了不少专业资料,现在就派上了用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