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利益同盟-《帝国苍穹》
第(2/3)页
林恩笑着摇了摇头,离开卧室去已经改造成书房的客厅,在书桌前坐下,拧开台灯,继续在纸上铺陈完善自己的宏伟愿景,在他看来,这条路还很长很长,而且充满了坎坷艰险。
元首签署批准“路基计划”后一周,被任命为计划正副指挥官的林恩、考特兰德和安德里再度聚在了林恩的办公室里。临行在即,谈话的气氛本不该有沉重之感,然而三人的表情都有些严肃。原因无他,元首刚刚下令调整计划,前往四国投资企业的行程和目标不变,动用的资金额度也最终确定为4150万英镑,只是临时加了两个人参加行动,一个是宪兵部的宪兵少校,一个是基地参谋部的中校参谋官。
若是顺捎带上两位旅客,或者看成是保镖,那倒也不碍什么事。可宪兵部在“避难所”基地内的地位有些特殊,他们扮演起了以往盖世太保在德国国内的角色,不仅负责监督帝国近卫军官兵的军容军纪,还负责基地内部的督察、监视和抓捕审讯工作。至于基地参谋部人员,按职责只负责基地的安全方位和设施建造,很显然,隆美尔不希望错过这么一场精彩纷呈的好戏。
“若要等他们的证件齐全,至少还要五天时间,伙计们,我们是延迟计划还是怎么着?”
安德里说话之时,每人面前各摆了两本盖有挪威官方印章的护照,三人都获准带正牌夫人同行,以便于在各种交际场合配合行动。
东方的君主讲究“金口一开断无收回之理。”虽然有时候过于绝对,但林恩觉得它也有其好的一面,而希特勒本来就是个主意多变的领袖,到了战争末期朝令夕改甚至一日三变的情况经常发生,这也让手下将领们很是为难。如今大病初愈,又经历了第三帝国的终极衰败,他在许多方面像是有了大彻大悟的变化,甚至给人以脱胎换骨之感,但一个人的性格和习惯有时候已经根深蒂固,即便理念能改,许多细节问题上还是不免走回到老路上。临阵变卦,虽说只是补充性的调整,但他觉得这仍说明元首并不真正对他们三人放心信任,总想以自己觉得稳妥的方式让手下们形成相互制约。
对于安德里的试探,林恩并不急于表态,而是拿着自己和黛娜的挪威护照翻看。护照上的黑白照片里,人像显得呆板、了无生气,但能够核实本人身份也就足矣,太过惹眼可不好。至于黛娜那张照片,扎着马尾辫,就像是中学生一样充满了青春气息,这让林恩想起了多年前的《美国派》系列电影,想起了那些稚嫩而又滑稽的家伙。
“用宪兵来确保我们的安全,同时确保资金的安全,也是不错的办法吧!”考特兰德笑着说道,话语中的反讽意味不难听出。
安德里在那掰着手指,安静的会议室里只听清脆的嘎嘎声。
知道两人都在等自己说话,须臾,林恩放下护照本,平静地说道:“来就来吧!既定的股权分配,如果元首下令,我们遵从执行就是。”
有公司就会有股东,帝国资金名义上归帝国全体军民所有,但帝国政府都不复存在了,也就直接由阿道夫.希特勒为首的帝国高层说了算。这次调用大额资金投资工业,自是不可能以元首或者帝国官方的名义作为出资者,经过商议,便确定由林恩、考特兰德和安德里等人用挪威、芬兰和西班牙政府提供的“合法身份”担当这些企业的注册出资者和股东,并由另外几位号称经济金融专家的大本营参谋计算出了合理的持股比例以及公司章程,以确保两人以下无法擅自将资金挪为他用。
若非临时增加两个人,他们都万事俱备只差拎起行囊走人了。
“这方面我不懂,听你们安排。”安德里一脸平静地说着,顺势看了看林恩,又看了看考特兰德。
林恩轻笑,情报长官显然也不乐意宪兵部和基地参谋部的人卷入这个本来大有可为的计划。若是他们三人有意勾结,瓜分这4150万英镑然后隐匿避世并非难事,即便不以这种极端手段,作为大笔投资名义上的股东,利用这种关系获取额外的私人利益也是轻而易举的。
于是,林恩将目光投向考特兰德,由于元首醒来前帝国高层奉行稳妥谨慎的策略,这位大本营经济金融首席参谋官基本上没有什么露脸的机会,因而相对来说也是比较陌生和神秘的。对于他的性格、想法和喜好,林恩并没有很多了解。
考特兰德叉着双手考虑着,然后坦言道:“这方面元首倒是没有提什么要求,我和我的同僚们是不会主动去提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