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盗梦团队正常的设定的梦境级别是两层,即现实——梦1——梦2,最多达到两层即终止。 而在超过一层以上的梦境中想要醒来,可以依次在梦2中选择自杀,梦1醒来,再继续在梦1自杀,在现实中醒来。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两种方式醒来:一是进入梦境之前设定的时间节点正常结束,可以醒来继而梦境崩塌;二是协同坠落,即在第一层、第二层同时安排物理性坠落,便可在坠落的时候,逐层醒来。 第四个条件是时间差异,梦中的时间会与现实有流速差异,并且每个人的梦境与现实的流速比是不一样的,这与大脑皮层活跃程度有关。 正常情况下,不使用药剂时,每下一层,时间流速比在12比1。即现实中一天,对应梦1中12天,梦2中144天。但是当镇静剂药量加大时,大脑皮层活跃度加速,这个比例会被提升到20左右。 第五个条件是分辨处境,我们正常人在梦境醒来以后,有时也会略微昏沉,大脑短暂停留在梦中世界,需要短暂的回神之后,才可以逐渐清醒。 同样如果盗梦者处在梦境的时间越长,框架越丰满、越逼近现实,便会导致盗梦人无法分清自己是处于现实还是梦中,这也是柯布一直强调不能用熟悉的场景来做梦中框架的原因。 于是需要设定一个“图腾”用作区别目前所处环境,是梦境还是现实。 比如一个陀螺,在现实中陀螺会在转动一段时间后倒下,但是梦中就会一直旋转。 所以,为了完成斋腾这个任务,柯布开始组建团队。 而对费舍的这个任务,柯布发现光是两层梦境还无法让观念值入到费舍脑中,所以必须要用到三层梦境。 第一层梦境植入:让费舍父子关系破裂,费舍潜意识里不愿意再追随父亲脚步,此处为消极观念。 第二层梦境植入:让不再追随父亲脚步,转变为我要自己创业,此处为积极观念,但还不够支撑瓦解父亲留下的集团产业。 第三层梦境植入:反转父子关系,让瓦解产业的原因变成父亲希望他可以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此处也为积极观念,同时修补了前面父子关系这一消极因素。 只有三层才能解决问题。 为了植入这个观念,他们必须要超长的时间,而符合这一时间的就是费舍从悉尼飞往洛杉矶的飞机上。 …… 之后就是在他们的盗梦的过程中不断的出现意外,柯布去到了‘迷失域’寻找斋腾。 结局是他完成了任务,回到了家人的身边。 这个故事如果按照正常的逻辑去叙述其实一点都不绕,也不烧脑。唯一烧脑的就是让人分不清究竟进入到了几层梦,然后主角最后是否真的回到了现实还是假的? 当然,前世的诺兰肯定不会这么简单的让观众看的这么明白,他通过了倒叙、插叙、平行叙事等蒙太奇的手法让观众看得云里雾里。 至于宋鲁在后期的剪辑时,要不要用蒙太奇的手法?他一边想遵从诺兰的做法,一边又想让影片更简单,有点纠结。 /109/109316/28523418.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