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贪财这事,一旦开了头,就没有尾,人的胃口只会越来越大,再也没法满足。 吕无忧走后,苏元自己来到他设立的“军情室”。 在这里墙壁上挂有一张巨大地图,包含整个大周十二州,其中一些关隘要道全部标注而出。 苏元目光落在漠州,天门关往东,是一片大草场,其中开设了好多马场,都是青州所开。以往苏屠峰在时,统率的镇北骑兵骑的,大多便是青州大马。 而同漠州相比,青州要小一些,但人口却几乎是漠州的三四倍。 这很正常,越是靠近内地中原位置,人口自然越多。而漠州地处边疆,常年战乱,人口就一直提不上去。 不过,人口多也不见得全是好事,譬如碰上连年旱涝灾害,就可能出现大饥荒。 庆襄三十年时,青州就爆发大旱,引发逃荒潮,全州人口几乎锐减四分之一,甲五的父母便是死于那次灾荒。 而越过青州再往东,便是京城。 按理说京城也属于青州之地,但作为京城,自然是独立存在。 其位置被青州环绕,青州诸城是京城的天然屏障。想要进犯京城,必须要先打通青州。 “青州……” 苏元对其已经有攻打想法。 他根本不想停下脚步,只不过每打下一个地方,总归要推进他的政策,这样难免要耽误一些时间。 若是一些小地方,如北戎,那可以交给别人去做。但像太原这样的州府,他还是要亲自坐镇的。 现在,对于各大家族的抄家清算大略完成,那些罪恶深重之人,也在这些天连续斩首下,死得七七八八。 太原趋近稳定,下一步,自然就是东出。 大周百官中,很多人都猜测苏元会占据漠州不出,起码休养生息个几年再说。 甚至连庆襄皇帝都是如此想,所以他才这么急迫要调大军讨伐苏元。就是害怕苏元占据漠州久了,会越来越难打……到最后漠州真从大周领土割出去,那他这个皇帝,在青史中肯定会留下臭名。 须知大周自开国以来,领土一直都是向外扩张的,要是在这一代,整整一州都被挖出去。那庆襄皇帝简直要上吊不可,他实在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然而他们却都想错了。 苏元从来没有休养生息,偏安一隅的想法。 不过要打青州,肯定不会像漠州这样容易。 原因就在于青州的地形,并不像漠州般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青州地形,多山多湖,不太适合大军团骑兵作战。 在这种地形下,苏元西凉铁骑的威力就要打一个折扣。 “或许我可以复刻太原之战,来个肉身潜入,中心‘爆破’。” 苏元想,一招鲜吃遍天,他就只凭借兵符能随时召唤士兵这一点,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 公孙家。 李胜天到来,见到公孙桀后,直接说明了自己来意。 公孙桀听完,几乎没有犹豫,就表示愿意出银子。 “将军,银子我有的是,只求你能攻破太原,生擒苏元这个逆贼!”公孙桀咬牙切齿道,“他把我儿凌迟处死,我要是不报此仇,实在是枉为人父!” “末将一定全力以赴。” 李胜天心中松了口气,有公孙桀愿意出银子,军费应该能补上一大块。 只要军费足够,他就有把握打赢这一仗。 这倒不是他轻视苏元,实际上,他很重视苏元。 他研究了苏元的崛起经历,毫无疑问,在他心中,苏元已经是一个天才般的将领。 能以北风小城为根本,先后大败北疆大营、北戎军、漠州大军,这足以证明其能力非同一般。 尤其是,根据情报,他知道漠州大军连打都没打就投降了,更是让他惊异。兵法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高境界,苏元能做到这一点,实在让李胜天忌惮。 但他并不畏惧。 有四十五万大军,他完全可以采取不同战术,凭借着背靠整个大周的粮草补给,就算打消耗战也不成问题。 李胜天从公孙家离开后,没走出多远,就有一人拦在他面前。 “李将军。”那人恭敬道,“傅公公想见您一面。” “傅成阳?” 李胜天从鼻腔发出一道不屑的哼声。 “我正在为大军之事奔走,没空!” 说完他便越过那人继续往前走。 李胜天从来就看不起傅成阳,对于这种把持朝野的大太监,他们李家一向是十分憎恨的。 作为军伍世家,最怕的不是外敌,而是内臣谗言! 古往今来,有多少忠臣良将,没有死在外敌手上,反而死在内臣谗言之下?被蛊惑的皇帝怀疑后,赐死忠臣名将的事简直数不胜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