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当场斩杀-《大明第一能臣》


    第(2/3)页

    但是这鸟铳虽说在如今这个时代,已经算是非常先进的火器,尤其是被李洪改造过药室的密封性后,射程还会进一步的增加。

    但是即便如此,却依然没有超脱出火绳枪的范畴。

    纵观世界枪械发展历史,对于火器的演变大概可分成这样几个种类,最开始便是最基础的火枪,类似于宋朝出现的突火枪以及梨花枪之类的,使用了火药作为动力,但却无法远程攻击。

    再之后,便是火绳枪,火折点火绳,手指推压金属弯钩入火门,使火绳引燃点火药,继续点燃发射药。

    而后的演变则是燧发枪,这种火器摈弃火绳,采用击锤上的燧石撞击产生火花,引燃火药。标志着纯机械式点火时代的结束。

    再然后,则是后世大众所认知中的枪械武器,也就是线膛枪,使用了后填装式枪和定装弹药。

    只不过以现在的技术,想要造出线膛枪属于是天方夜谭,甚至于,燧发枪李洪自己短时间内都造不出来。

    所以,李洪选择的改进方式,则是枪械历史上,在火绳枪向燧发枪过度时,短暂出现过的一种枪械——火种式火绳枪。

    所谓火种式火绳枪,其实就是燧发枪的先驱,用火种和短火绳取代长火绳,开枪时才点燃。

    这东西,说实话,是有些鸡肋的改制,毕竟改变了点火装置,却并不能改变枪械的性能,甚至还会有炸膛的风险。

    因此历史上,这种火器只是很短暂的出现了几年,随后便被燧发枪给取代。

    但是在如今这种情况下,却是极好的火器,因为打火方式的不同,使火种式火绳枪能够抵御一般的大风大雨,虽然还时常出现哑火的情况,依然能够正常的进行射击。

    纳哈和宝力格图不知道这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同样是因为下雨,蒙古人无法使用弓箭,也使明军的火枪手们可以毫无顾忌的站在战壕前,向前方的民夫炮灰们射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