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杀气-《大明第一能臣》
第(2/3)页
而这段话放在现实中大概可以理解为,老爹没死,当儿子的先要将父亲当做首位,只能在私底下尊敬母亲,等到爹死了,儿子成了一家之主,则母亲反而要对儿子尊敬。
这是一个社会风气的问题,庙堂如此,民间亦是如此。
“所以此事若想解决,倒是也简单,千古以来自有成法,可于同族中择一幼童,另立为继子,财产香火,一并承袭!”
“所以此事若想解决,倒是也简单,千古以来自有成法,可于同族中择一幼童,另立为继子,财产香火,一并承袭!”
怪异青年侃侃而谈,而当提出这个办法时,所有人都是眼前一亮。
而那青年,则是颇为挑衅的看了李洪一眼,这时,李洪才算是看明白这青年的来意。
合着这小子是闲的蛋疼,非要站出来当他的反方律师。
明明不管这青年的事情,却非要出头,李洪无法理解此人的脑回路。
但若是李洪知道这青年是谁的话,那李洪的一切疑惑其实便十分自然的有了解释。
这头戴方巾,身披道袍,脚踩僧鞋,整个大明能有这般奇怪打扮的,便只有大名鼎鼎的姚广孝一人!
没错,就是那个史书上留名,堪称一人策划了靖难之役的黑衣宰相,姚广孝。
姚广孝出身不算显贵,却也说不上贫苦,家里面世代行医,颇有家财,可姚广孝非但没有继承祖业,反而却在他十一岁那一年,在苏州智庵戴发出家,法号叫做道衍。
可是和尚没当几年,姚广孝又拜了一个名叫席应真法号通玄明素弘道法师的道士为师,学习阴阳术数。
再加上姚广孝本人还十分精通儒学,可以说姚广孝其人,一人便精通道释迦儒三家精华。
历史上,姚广孝要一直到洪武十五年左右,方才从儒释道三教中选定了释教,正式剃度当了名和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