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火器-《大明第一能臣》
第(2/3)页
话音落下,李善长又从怀里掏出一根烧火棍长短的东西,李洪先是不解,可等拿到手里后,顿时惊喜的说道:“火枪,不是火铳,爹你那里来的这好东西,可还有多余的,再多给我几支!”
李善长顿时没好气的说道:“想得美,圣上当年赏赐给我的,如今送你防身,还想再多要几支,你这么能耐,你自己去造啊!”
李洪闻言撇撇嘴,心里不屑,因为这东西他还真造的出来,别说是这种最古老的火枪,就是燧发枪,乃至用雷汞发火装置的击发枪他都能做得出来。
甚至于如果不考虑现在的钢管精度不够,所以使用起来会有炸膛的可能性,李洪连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大放异彩的那些半自动步枪他都敢试一试。
而李洪之前根本就没预料到,他竟然有朝一日竟然还有出去领兵打仗的机会,因此攀爬的科技树根本没有往这个方面点过,而现在再做,未免太迟了。
所以在看到李善长给了他一把火枪防身时,方才如此惊喜,不然李洪还真看不上这把火枪。
大明不禁火器,但是火枪制作工艺远高于火铳,民间作坊根本做不出来,甚至于在神机营,也只有少数工匠可以,所以像这种短柄火枪的价值远高于不方便携带的火铳。
而且对于大明的火器,李洪早就心有向往,毕竟明初时的火器,甚至是号称领先世界两百年。
火器这东西,自从火药发明之后,便已经存在,只是在宋朝时,算是进入了一个繁荣期。
或许是因为宋朝经常要面临北面游牧民族带来的威胁,战争不断,所以对于武器的研究和制作必须得创新一下。
毕竟在兵卒身体素质远不如那些吃牛羊肉长大的游牧民族,且还缺少马匹的情况下,宋朝只能在装备和后勤这种方面往回找补一下,不然就以宋朝那群狼环伺,自身又重文轻武的风气下,大宋早就灭亡了,那里还等得到蒙古人。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宋朝设立军器监,东西军器作坊这样的部门来管理开发新的火器。
同时为了集思广益,朝廷还十分有创造性的下令“天下有知军器利害者”进京建言献策,被采用的人还有不菲的奖励。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全国各地的相关人才聚集京城,再之后便是发明出了火药,火球,火箭制作法,火蒺藜等物。
宝元三年时,宋仁宗还曾下过命令,让曾公亮等人编著了一本书,将大宋的火器全都总结起来,这也让后人得以窥见宋代武备之繁杂先进一二,这本书就是赫赫有名的《武经总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