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招收流民-《穿越之秦末争鼎》


    第(2/3)页

    闻言后,吕太公沉吟一声,说道:“沛公,此时收粮怕是不易,即便这些大族愿意出售,恐怕也会价格居高。”

    “钱财不是问题,只要能够购进米粮,一切都可商量。”刘元知道,如今的局面米粮之重要。

    “沛公如此说,吕文必竭尽全力游说大族。”吕太公躬身接令。

    有了吕太公的相助,刘元倒也松了一口气,沛县的春收还要等上一段时日,今年的几场瑞雪,注定会是个丰收。

    彭城乃大城,郡内大乱,这里却还相对安稳,也正是因此,彭城附近聚集了大量的流民。这让彭城县令十分头疼,流民的出现也让彭城的治安混乱了许多,同时也增加了城内米粮的压力。彭城县令为了缓解,已经命人从每日分发流民两餐,但现在的每日一餐。而且,这些所谓的米粥也渐发渐稀,米珠无几,与清水无异。流民们怨声载道,许多人聚集在了彭城县衙外,希望县令可以多施仁义。

    然而,这一切都是徒劳,彭城县令根本不置理会。并非他想如此,可整个彭城的储粮本就不足,他不可能为了救助流民而耗尽储备,毕竟如今的局势不容他那么做。

    彭城县令有自己的苦衷,但流民却不理解,他们只想吃一顿饱食。饥寒交迫之下,许多流民也是染疾,更有一些体弱者已经有了饿殍之态。就在流民们悲惨无助之时,一则消息从沛县传出,沛公刘元广接流民,凡愿意入沛军者,其亲属可每日饱食两餐。

    这一条消息越传越广,犹如晴天霹雳,让流民们震惊之余也欣喜不已。许多流民远望沛县的方向,他们深知刘元反秦,可现在,这些流民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饱食,谁能提供米粮,谁就是他们的主公。

    已经被饥饿折磨甚久的流民们开始相互搀扶,他们一步一步,背井离乡的前往沛县。整个沛县附近的驰道上,一股股流民汇聚在一起,他们沿途啃食树皮,渴饮雪水,向着沛县艰难却又坚定的前进。

    这是一场大迁徙,可以想象,自此开始,大量流民的引入,不仅仅解决了沛军的困境,同时也给沛县带来了许多劳力甚至是工匠。这一决策是深远的,然而,米粮的压力也是巨大的。

    短短的几日,随着流民的涌入,刘元立刻命人进行登记,同时分发米粮。吃上热乎乎的米粥,投奔的流民们泪流满面,这一路的艰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刘元的仁爱,也让这些流民迅速有了归属感,许多壮丁纷纷加入沛军,也有一些工匠进入工吏。几天的时间,沛军的人数骤然增到一千两百之人,刘元心中甚感满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