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通往巨大的起居室空间之过程,正如经典作品中的特色一样——必然先通一段狭小而昏暗的有顶盖的门廊,然后进入反方向上的主楼梯。 透过那些粗犷而透孔的石壁,右手边是直交通的空间,而左手便可进入起居的二层阶梯。 设计师对自然光线的巧妙掌握,使内部空间仿佛充满了盎然生机,光线流动于起居的东,南,西三侧。 最明亮的部分光线从天窗泻下,一直通往建筑物下方溪流崖隘的楼梯,东、西、北侧几呈围合状的室,则相形之下较为暗,岩石陈的地板上。 隐约出现它们的倒影,流布在起居室空间之中。 从北侧及山崖是反射进来的光线和反射在楼梯的光线显得朦胧柔美。 在心理上,这个起居室空间的气氛,随着光线的明度变化,而显现多样的风采。 艾达娜的心情同样受到了这个室内空间的影响,感觉整个人的灵魂已经被洗涤一番了似的,清静又宁和…… 非常具有象征性的造型,莫过于所有的支柱,都是粗犷的岩石。 这些岩石的水平性与支柱的直性,产生一种明的对抗,所有混凝土的水平构件,看来有如贯穿空间,飞腾跃起赋予了建筑最高的动感与张力,例外的是地坪使用的岩石,似乎出奇的沉重,尤以悬挑的阳台为最。 艾达娜见状,忍不住冲到了阳台上,想看看那是什么样的一种感觉…… 然而当她站在人工石面阳台上,而为自然石面的壁支柱所包围时对于内部空间或许会有更深一层的体会。 因为室内空间透过巨大的水平阳台而延伸,衔接了巨大的室外空间——崖隘。 设计师对于国际形式主义空谈机能主义的态度,浓缩地表由起居室通到下方溪流的楼梯。 这个著名的楼梯,关联着建筑与大地,是内、外部空间不可缺少的媒介,且总会使人们禁不住地一再流连其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