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何绡正在写各种各样的方子,包括制冰的,做酸梅汤的,还有一些凉茶及果蔬汁等。 正在刻苦挥毫洒墨时,姚小鱼高兴的抱着账本跑了进来。 “主子,快看我们今日的盈利额。” 何绡抬头,看到姚小鱼后笑了一下,然后把笔搁置在了一旁。 “我瞧瞧。” 账本都是崭新的,今日的营业额就是在第一页,上面写着账房先生清隽的字迹。 何绡看了一下上面的数字,看完后笑道:“真不错,第一天就盈利这么多,很棒!。” 姚小鱼不好意思的低下头笑了笑,然后又抬起头说道:“不过这次也是因为大家没听过‘火锅’这种说法,才想着来尝尝看。而且我们店里打了折扣,客人们这才愿意吃,若是放在平时……” 见姚小鱼担心,何绡安慰她道:“做生意本就是这样,不要急于一时的利益,长期来看我们还是赚的。而且火锅不比其他东西,可附加销售的东西太多了。” 这里的酒楼能售卖的东西,可能也就是酒水等,但火锅这种东西,什么都能加。 何绡对这个后世都被人趋之若鹜的吃食,抱着极大的信心。 既然要看账,何绡便就顺便教姚小鱼对了账,顺便学习了一下如何查账。 店里的帐房先生是从外面请回来的,不是自家知根知底的,用着肯定不是很放心。 所以作为掌柜的,姚小鱼能明察秋毫就很是重要了。至于厨房重地,都是何绡选用的能用人才,泄漏秘方要赔万两银子。 这样的代价,一般人真不敢就这么卖主求荣赌上一把。 …… 火锅店接连大酬宾三日,店内的人流量也居高了三日。 甚至火锅特殊的吃法和味道传扬出去后,汾州附近县城的人也慕名前来。 这三日,几乎每天都是过了三百的营业额,店内的伙计们也忙的直不起腰。 到了第四日价格恢复正常的时候,店里的客人终于少了一小半,但比起其他酒楼的冷清来说,这边火锅店还是称得上门庭若市。 汾州的几家大酒楼看到这边生意如此火热,都一脸艳羡,甚至还四处打听了那火锅到底是什么玩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