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林如海升官-《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2/3)页

    马车入了平辽侯府。

    随着年关将至,各地的官员,也纷纷回到了金州,关于金江镇的变制。

    从商议,到诸部细谈,到最后敲定,已经过去了两年,如今终于到了见分晓的时候。

    涉及自身的利益,没有人不上心。

    海州虽然还在朝廷手中,但是朝廷在海州没有百姓,只有史鼐的上千兵。

    原来是留下了五千兵。

    随着国内援军先后调离,史鼐手中五千兵,也离开了大部分,对金江镇已经产生不了丝毫的威胁。

    这颗钉子,已经发挥不了作用。

    海州城给史鼐,但是地方上则落入金江镇之手。

    平辽侯府的正厅。

    巨大的舆图上,各个城池表示的清楚。

    旅顺,金州,新金,复州,盖州,海州,鞍山,辽阳,凤城,岫岩,镇江十一个大城。

    北信口,南信口,熊岳驿,榆林铺,寛旬,得利赢城,新金,永宁监城,营口,十井,北井,西洼,东洼,小旬,大旬等等小城。

    四百余万的辽民,让金江镇充满了生机。

    这都是金江镇多年来的成果,在座的官员,都是参与其中,谁都充满了成就感。

    唐清安笑着走了进来,精神饱满,喜悦的神情,传递到了每个人,大厅之中笑声欢悦。

    外面守卫的侍卫们,也骄傲的挺起胸膛。

    改制的结果,在场的官员,或多或少都已经清楚,现在只等将军颁布结果。

    唐清安也没有多言。

    以前金江镇管理民生,因为顾忌朝廷,遮遮掩掩的,名不正言不顺,极其的小家子气。

    现在他不惧了,大方的昭示出来。

    十一城为州府,知府分别为朱文,戴国伟,陈恒,郑国良,王昊,张达基,汪海龙,姚国普,钱英科,张吉甫,郑雒。

    十一处府衙,十一名知府,将全面负责各地的民政。

    这些官员,基本都是当初治理东岸一带民生的官员,从实践中走出来的。

    每个人都有丰富的治理经验,可能不如内地官员具体事务的经验,但是有林如海详细的传授,或多或少补全了短板。

    同时他们有他们的优势,其于微末,都是实打实走出来的人才,能担任事务。

    十一名知府,将决定金江镇未来的民生,能否达到平辽侯府的要求和期望。

    《我的治愈系游戏》

    民政设立了,军备上也不能疏忽。

    设立兵备司,主官方士珍,各地设立兵备道,负责百姓中青壮农闲时的训练,成为军队的辅助力量。

    其实和国内并没有区别。

    但是放在辽东,卫所制管理辽东,从前明到如今,数百年来,第一次迎来的大变动。

    兵备司的责任重大,数百万辽民,让其中的青壮,学习军事战术,训练军事组织。

    是保证金江军万一出现意外,金江镇仍能自保的最后军事屏障,以及补充金江军的根基。

    然后就是巡道司,主官郑永廉,负责督查各地政令。

    没有监督就容易流于虚设,这是节度府掌握各地形势,并且及时调整,以及促成各地完成节度府目标的保证。

    居中调度的节度府,其中设立吏,户,工,刑四科。各科主官分别为顾道初,陶鏴,蔡文,邓章。

    左支使冯胜之,右支使顾应时,判官李成贤,推官林如海。

    军司左司马谢友成,右司马王宣,掌书徐辉。

    军情司四大机密陈德言,贾鉴,陶杰,柳湘莲。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