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实践出真知-《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第(2/3)页

    最终,猴儿在离方阵还有两步的距离上,被枪杆死死的按在了地上,动弹不得。

    猴儿又一次出丑了。

    训练效果是双向的,破阵方在快速进步,而陪练的方阵也在快速进步。

    当方阵只有盾兵时,锥阵开始时撞阵失败,然后意识到冲击速度的重要性,开始凭着冲撞破阵。

    这时,锥阵掌握了冲击破阵的诀窍后,方阵的盾兵们也为了更好的抵御冲击,学会了配合,后排的人知道帮忙顶住前边的人,一起抵御冲击。

    接着枪阵下场,破阵难度一下大了很多。

    付出了诸多努力之后,锥阵一方意外的摸索到了盾兵相互配合向两边撞开枪杆,给后边的提供冲阵空间的战术。

    锥阵再一次攻破了盾枪叠加的方阵。

    冲阵的盾兵们学会了同时配合的同时,方阵枪兵也学会了配合攻击。

    和剑、刀之类的短兵相比,枪占据很大的优势。

    刀剑在厮杀时能形成合击的最多只有两三把刀,因为武器本身的差别,刀长度有限,挥砍时又需要空间,三把刀同时砍在一个身上的情况极少出现。因为三个刀盾兵把一个人围起来砍的同时,已经把敌人四周围的满当当的了,挤不下第四个人了。

    故,刀盾兵只见的合击难度较大。

    而枪兵不一样,第一,枪很长,长度意味着攻击范围就大。

    刀盾兵贴上去才能攻击人,而枪兵隔数步远就能攻击到人。

    在可以攻击到的距离内,三个刀盾兵就把一个敌军围满了,到了极限状态。

    而在有限攻击距离以内,十几二十个枪兵把一个敌军围了一圈,照样能挤进来人,十几把枪可以同时戳一个人。

    还有在攻击方式上,枪需要的攻击空间很小很小,有一个芝麻大点的缝就能一枪捅进去,见缝插针。

    所以枪兵稍微有点配合,就能形成比刀盾兵犀利的多的多的合击。

    盾兵们学会配合之后,开始向左右撞开枪阵。而枪兵们懂配合,更可怕,一杆枪顶开盾兵的盾,另一杆枪就朝盾兵胸口戳,第三支枪就戳腿,第四支就从上往下砸,甚至有第五支,第六支……

    所以当四列枪阵摆起来后,锥阵连输了十几阵,被打的没脾气了。

    直到猴儿意外的就地一滚滚过枪阵,才带来了一点变化。

    破阵方多了地趟刀,枪阵也多了对付地趟刀经验。

    双方都在成长。

    因此当猴儿再想滚过去时,他被早有防备的枪兵们给叉在地上,滚不了了。

    战术需要配合使用,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猴儿地滚失败,不意味着地趟刀没实战价值。

    恰恰相反,只多了猴儿一个人,枪防御的面从正面,一下变成了正面和地面,防御需要防御的从面变成了立体,枪兵们的精力要分出一半防着地滚刀。

    真在实战中,地滚刀并不一定能成功滚过枪阵。但能不能滚过去倒在其次,三两个地滚刀手,就能让枪阵分出大量枪支来对地攻击,枪阵因为这三两个人的搅和,攻击密度被迫少了一半。

    三两个人换对面攻击密度骤降,再划算不过。

    总之,地趟刀手就算全被扎死在地上,也是很划算的。

    李孟羲觉得今日从乡勇们这里学到的东西太多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