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回院子歇着,明儿还要送殡呢。” “儿媳告退。” 这天半夜,下起了雨。 气温有些下降,比前几日凉爽多了。 可是这雨一下起来,就没完没了,到早上还在下,还越下越大。 这就对送殡的人,相当不友好了。 虽然天气热,雨淋在身上不冷,但湿漉漉的,令人难受啊。 有马车坐的,还算好,那些骑马的、走路的,苦不堪言。 妃陵离城有一百里,路上还要走走停停,就算有马车坐,可跪听祭词时,是不能打伞遮雨的。 每十里地就要停下来听祭词,站在雨中,没过多久,就浑身湿透。 回到马车上,一身的水,车上虽备有干净的帕子,可是也仅能把脸上的雨水擦去。 到二十里地时,又从马车上下来,重复十里地时的一切流程。 等到了三十里地,从马车上下来,姜长宁抬头望天,“出太阳了。” 太阳是出来了,可雨也没停,感觉更闷了。 站在雨中,没过多久,就浑身湿透。 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姜长宁小声问太妃,“母妃,您还好吧?” 太妃皱着眉,脸色有些苍白,她有气无力地道:“还好。” 不知何时,常山王世子妃跪到了这边来了,她扯扯姜长宁的衣袖,“她们说祥太妃不贤惠,不顾后人。” 迷信的说法,就是死者有灵,上山时,天气好,送殡的人不遭罪。 “天上落雨,地下湿,这是老天爷的事,关祥太妃什么事啊,再说了,这里有哪个是祥太妃的血脉后人啊?” 常山王世子妃呆怔片刻,“你这么说,好像也有道理。” 祭文念完,众人上马车,继续往妃陵前进。 四十里、五十里、六十里、八十里、九十里,最后十里,雨终于停了,太阳更晒了。 阳光照射下来,雨水蒸发,那感觉天地间,就像是个大蒸笼,而人就是蒸笼里的包子、馒头。 “不好了,老太师昏倒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