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瞧出了他的不自在,姚殊善意地笑笑,也不勉强,只道:“可以,不过再多待一会儿,带两个菜回去。” 见余枝还想拒绝,姚殊忙问:“方才听你们说求学,什么求学?” 少年注意力果然被转移到了别的地方,跟姚殊说起了阿志:“我刚刚问了问大宝的学问,见他思维敏捷、小小年纪又十分聪明,很是读书的料子,便想推荐他去我们苏州的靖阳书院去求学……不知姚姑娘意下如何?” 姚殊却摇头,笑了笑道:“这你要问大宝了,看他是否愿意。” 寻常人家关于孩子的事情,一般都是家里父母作主,就连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更遑论远游求学。 见姚殊是这样的态度,余枝不由愣了愣。 她解释道:“阿志已经不小了,相信他也有自己的判断;若是想法不够成熟,还有我和他父亲——至于是否愿意去求学,还要看他自己的主意。” 阿志习惯了姚殊这样信任的态度,每每遇到事情,阿娘一般都是要他自己做决定的。 小男孩也从未辜负过姚殊的信任,他先是想了想,接着问余枝道:“余叔叔说的靖阳书院,是什么样子的?” 余枝从未见过姚殊和孩子这样的相处模式,想到他自己,从小到大,下到衣食住行,上到求学求亲,都是父母为他作主,自己从来没有思考过、也从来没有意识去选择过。 他见阿志认真地发问,便也整了神色,回答道:“靖阳书院是苏州最有名的书院。虽与众多书院一样,以经史为主,却并不专攻科考,还开设了诸如算数、舆地、说文、金石等科目,践行孔夫子‘因材施教’之教诲,偏重学子的独特之处。” “若是阿志除了经史子集之外,还喜欢读其他方面的书,靖阳书院是最适合他的——我们书院单是藏书,便有一整座小楼,天文地理无所不包。”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笑着对姚殊道:“不瞒姚姑娘说,家祖父正是现任靖阳书院的院长。若是阿志前去苏州求学,祖父定会十分欣慰我为他找了这样一个聪敏的小徒弟。” 余枝没有明说,可他的意思,却是要让阿志拜到他祖父门下,做靖阳书院院长的门生了。 姚殊自然知道余枝是为了答谢她和林桡的帮助,便对他笑了笑:“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只是实在不用做到这般。” 余枝却摇头:“姚姑娘这就说错了。家祖父虽对我照顾颇多,却不会为了一个人情来收徒。阿志是个好苗子,我才想着把他推介给家祖父,也给他老人家收一个省心孝顺的小徒弟。” 姚殊知道阿志是个聪明的,便也没有对余枝的话有任何质疑。 她温声问男孩:“大宝,你想去读书吗?” 阿志迟疑了一下,说起了其他:“开年后大舅舅给我讲了四书,还剩下了《孟子》。只是舅舅忙起来了,如今我们又搬到了镇上,如今只好自己读《孟子》。” 对于自己儿子的想法,姚殊还是很清楚的。 阿志喜欢读书,并不是别人强迫,而是自己就能坐在书桌前,一看便是一整天。 只是家中到底藏书不多,多是林家老辈留下来的,阿志感兴趣的有限。 他听了余枝的话,许是已经对靖阳书院心动了。 姚殊又笑着问:“那你是愿意在镇上的学堂跟着夫子读书,还是去苏州求学、跟着书院里的前辈做学问?” 阿志抬头,锁着眉毛问姚殊:“阿娘,苏州远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