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心痛-《新吕布战纪》


    第(2/3)页

    观蔡琰手中的‘篴’,应该是竖吹那种,也就是后世的萧。

    “正是!”

    吕布笑道:

    “小姐手中的‘篴’,别名又叫‘箫’,九原多胡人,其中不乏吹箫者,故,布方能认出来!”

    “原来如此!”

    蔡琰点了点头,说道:

    “多谢将军解惑!”

    “吾曾听胡人吹箫,乐音婉转舒缓,甚是悦耳!”

    吕布好奇的看着她,问道:

    “小姐吹箫的水平怎么样?可能和琴技相比?”

    “这个……!”

    蔡琰迟疑了一下,看了看手中的萧,转向吕布,说道:

    “吾自小随家父学琴,篴,不,萧却是初学不久,多有生疏!”

    “哦!”

    吕布点了点头。

    看着蔡琰,他不知不觉就想多说两句。

    “吾观小姐手中这萧,短小瘦仟,发音怕是过于尖锐高亢,有些不美!”

    “唯有萧管粗大长,声音才能高、低、粗、细兼备,婉转动听,令人欲罢不能!”

    “萧这种乐器,细和短都要不得!”

    吕布以过来人的口吻说道,随后补充一句,说道:

    “这是吾在九原时,听那些吹箫胡人所言,若有不对,请小姐谅解!”

    “是吗?”

    蔡琰有些怀疑的看着吕布,说道:

    “据闻,篴,不,萧身不能过于粗大,否则吹奏不易,这样的长短粗细,正合小女子,若加粗加长,怕是反倒误了乐音!”

    “小姐此言差矣!”

    吕布正色道:

    “汝所闻,当是‘笛’,笛为横吹,需双手抱之,萧却不然,乃竖吹,双手按孔,唇纳边吹之即可!”

    “故,粗大长之萧,并不影响双手把弄,更不影响乐音!”

    这是真的。

    相比笛子,萧管的确粗大许多,而且也不需要完全控制管身,只需控制好萧头部位即可!

    后世看过不少吹奏萧的视频,这点常识,吕布还是记得的。

    这个时代,羌笛尚未普及,吕布说的这些萧笛之别,蔡琰的确没听说过。

    就连蔡邕,也是第一次听到。

    “好像是这样的!”

    旁边的蔡邕,捻须回忆道:

    “昔日,在九原时,吾也曾见过羌笛,的确分了两种,左将军所言,当是不差!”

    “哦!”

    听到父亲出言佐证,蔡琰这才相信,点头道:

    “却不想,篴还有这般说法,若有机会,小女子倒想去九原见识一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