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自由风级-《北美大唐》


    第(2/3)页

    “戚继光级的建造计划要废弃了吗?”刚翻开没几页,白南就发现了令他惊讶的事情。

    坐在那里的邓希夷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他喝着茶,说道:“这也不奇怪,其实从一开始由2000料郑和战船改装而来的戚继光级护卫舰,就不是海军的目标舰。船型奇怪,长宽比小,适航性差,居住环境不好,而且我们也没有进行合理的火力、防护和动力配置,这一级战舰,实际上就是为了应急而拼凑出来的,她确实要强于这个时代的欧洲海军舰艇,但是强得有限,难以拉开巨大的战术优势,所以我们需要一款比戚继光级更大、火力更强、航速更快、防护更好的目标舰!”

    白南浏览了一遍邓希夷的材料,道:“邓司令你这是蓄谋已久了吧。”

    出现在计划书中的护卫舰,被称为自由风级护卫舰,从舰体形制以及各项技术指标来看,绝对是预先设计的产物,不可能是邓希夷这几天临时拼凑出来的东西。

    自由风级护卫舰,满载排水量1850吨,舰长90。3米,舰宽12。75米,吃水3。3米。她是一种铁甲舰,也就是说采用木质舰体,外覆装甲,只不过这个舰体不再采用已有的帆船,而是要进行重新设计和制造,按照需求完整地开发出一款能够满足海军需求的战舰。

    自由风级护卫舰将采用一机厂最新研制的往复式蒸汽机作为动力,按照设计值将能够跑出18节的最高航速,经济航速也能保持在12节。也因为动力的提升,自由风级护卫舰将摒弃风帆,虽然设计图中高高的桅杆仍旧保留着,但那将没什么机会悬挂风帆了。

    设计人员为这型吨位不算大的护卫舰增添了完整的装甲,不仅整个船壳包裹垂直装甲,而且在甲板上还包覆水平装甲,舱内弹药库等重要部位也进行了装甲防护。虽然装甲厚度比起二战时期的战列舰、巡洋舰什么的要差得多,但是大唐制造的合金钢足以提供这个时代任何一门欧洲舰炮难以洞穿的防护。

    当然自由风级最可怕的还是其火力。戚继光级在服役之后,令人诟病的九二步兵炮上舰,射程只有不到三千米,而且威力有限,最终导致了海军从陆军那里搞来了105榴弹炮,不过仍旧让海军觉得不太满足。以上两种陆军火炮虽然上舰后操作相对简便,但并不适合海军使用。

    北方工业集团在经过不懈研发之后,终于开发出了海军使用的舰炮,其中包括轻便犀利的76舰炮,以及130舰炮、155舰炮。最初军工是立项105舰炮的,但是这个项目在经过验证后被替换成了130舰炮,并且130舰炮是以炮塔形式研发的,一直到1775年5月份左右,第一门样炮才试制完成并进行测试。

    大唐拥有一部分来自民国众的军工人员,不过水平比较有限,之后又加入了一批现代众的工程师,辅以来自后世的各种技术材料。即便如此,很多研发工作还都是要摸索着来,而且遇到很多困难,不得不另辟蹊径来解决,所以进展得不如其他工业项目那么顺利。

    能够在一年多时间内搞出不少的产品,军工人员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