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示弱于敌-《晚清第一枭雄》


    第(2/3)页

    杨载福作战勇猛,但他出身行伍,读书不多,走的是武官的路子。

    彭玉麟自幼读书,擅长画梅,为人刚直,走的是文官的路子。湘军水师创建时,彭玉麟出力甚大,相关水师制度多由其一手制定。

    曾国藩对彭玉麟最为倚重,这次也照例采用了彭玉麟的观点,令湘军水师先行进攻九江煤港,切断右二军铁牛舰燃煤供应。

    上午十时,湘军水师李孟群统带着前队抵达九江江面。出人意料的是,右二军并未派般迎战。李孟群心中欣喜,看来,右二军上次损失了一艘铁牛舰,着实被湘军水师打怕了。

    李孟群令人在上游释放饵船,饵船来自“购买”来的民船。军队向百姓买船,自然不会照价购买。

    实际上,湘军水师只付出了很少一部分钱,便向百姓强行购买到二十来艘民船。此事引起民愤,百姓跑到湘军水师大营前告状。

    曾国藩闻讯大怒,捉拿负责买船的粮台军官。粮台军官两手一摊,告诉曾国藩水师已经欠饷,自己拿不出钱来买船,只得以极低的价格从百姓手中“劝”买船只。

    曾国藩无可奈何,要怪只能怪自己,谁叫自己不是总督、不是巡抚呢。自己没有实权,也就筹集不到足够的军饷。粮台无钱,哪能足额购买民船?

    太平军来时,要劫掠民船充实水营。他们看不上这些民船,允许百姓保留这些民船。

    官军来了,连这些民船也不庭,依然要强行征用民船。

    太平军劫掠民船,还许下承诺,说打完仗就归还。湘军强行征用民船,竟然是要用民船作自杀式扫雷。

    两军交战,改旗易帜,遭殃的始终是普通老百姓。

    湘军水师使用民船排雷,眼看一艘艘民船顺流而下,流经九江煤港,却只有寥寥几个水雷爆炸。

    原来,因为右二军非常“狡猾”,根据水深布设水雷。普通民船吃水太浅,船底触碰不到锚雷触角,也就不能触发水雷引信。

    只有那种体型较大的民船,才能触发九江煤港附近水域里的锚雷。

    李孟群甚是焦躁,以重金招募善于泅水的敢死队员下水侦察。

    此时正是1月,天气严寒。敢死队员每人先领取二十两赏银,然后喝上几口烧酒暖暖身子,最后一头扎进冰雪刺骨的长江中。

    右二军这边,看见湘军泅水后,使用1854式步枪狙杀湘军敢死队员。

    第一波十名敢死队员,七人冻死、溺死、中弹而死,仅三人生还。

    三名敢死队员告诉李孟群,右二军的水雷使用石头作锚,将水雷沉入江底。石锚与水雷之间,由一根铁链牵引。

    水雷为圆球形,上有五根触角,可从各个方向接触船底,从而触发引信。水雷触角距水面一至两米,正是湘军战船的吃水深度。

    李孟群从战船中找到一艘遭到损坏的辎重船,让它充当饵船,顺流而下,果然触发了一枚水雷。

    李孟群找彭玉麟、杨载福商量,决定制作大木排,在木排下密布竹杆,以便排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