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前临前线-《晚清第一枭雄》


    第(2/3)页

    半壁山那边,主帅秦日纲败退田家镇,太平军五座营垒失了四座。林启荣两千人孤守半壁山大营,毫无还手之力。

    徐琛这边,还有五千人,其中一千左七军、四千太平军。这五千人孤守富池镇,北临长江,东临富河,处境艰难。为防湘军切断退路,徐琛已令人连夜在富河上搭设浮桥。

    塔齐布在富池西南四里处扎营,压制、监视徐琛的五千人。

    另外,左七军倪云鹏部在塔齐布东南五里处扎营,随时支援徐琛。

    半壁山战场局势十分微妙。

    对我军来说,林启荣守半壁山,形势最为紧要,却只有两千人。

    徐琛离林启荣最近,可以随时支援林启荣。但他处境也很艰难,属下太平军战斗力不强,不能轻易出击。一旦战败,很有可能会像秦日纲兵败半壁山那样,兵败如山倒。

    倒是倪云鹏,属下有两千五百左七军,战斗力强于太平军,处境较为轻松,是左七军手中仅剩的机动力量,可作奇兵之用。

    为加强两军沟通,徐琛特派一师参谋长高恬前往倪云鹏军中,协同两军作战。

    徐琛被湘军压在富池难以动弹,早就窝了一肚子气,建议主动出击,把湘军的嚣张气馁敲打下去。他说:

    “大帅,湘军塔齐布太嚣张,先是背水列阵,切断我军退路,现在又夹在我和倪云鹏中间,妄图同时牵制我们两军。我早就看他不顺眼了。

    “不如让我和倪云鹏主动出击,南北夹击塔齐布。凭咱们左七军的实力,不说能够彻底打垮塔齐布,也能把湘军赶出富池,让塔齐布从此长个心眼,摆正自己的位置。”

    目前太平军和清军交战,主要集中在长江南岸。长江北岸的湖北绿营进展缓慢,还被太平军陈玉成部痛歼,至今没能攻下蕲州。

    湘军陆师主力全部集中在长江南岸的半壁山、富池,连粮道重地兴国州城都不要了。

    刚交战时,左七军和湘军反复争夺兴国。如今,湘军的周凤山撤走了,左七军的倪云鹏也撤走了。兴国城仍由太平军监军胡万智占据。

    湘军放弃兴国,实因有恃无恐。湘军水师在长江上所向无敌,太平军水师屡屡战败,只得龟缩岸边,将主力撤到田家镇附近。

    没有兴国,湘军陆师可以凭借水师辎重船供给粮草弹药。

    昨日的大胜令湘军军心大振,曾国藩也随水师战船前出至蕲州附近江面。

    曾国藩一向老成持重,不善于临机应变。由他亲临前线指挥战斗,往往战败。田家镇之战由曾国藩亲自指挥,是他少有的亲临前线又取得大胜的战例。

    吴捷想了想,说道:“天京那边传来诰谕,杨秀清以国宗石凤魁、地官副丞相黄再兴擅失武昌,已将两人斩首。此举将给秦日纲、陈玉成等人极大压力。韦俊已经率领两万生力军来到田家镇。

    “明天太平军必会派兵渡江,再和湘军大战。半壁山是两军争夺焦点,若太平军猛攻半壁山的湘军罗泽南部,塔齐布必会派兵救援。等他分兵救援半壁山,营垒空虚,你再和倪云鹏合攻塔齐布的营垒。”

    徐琛大喜,说道:“大帅只管放心。我和倪云鹏加起来有七八千人,再打不过塔齐布,真该自请处分了。”
    第(2/3)页